下载此文档

端午的鸭蛋(四).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3、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有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实物展示法 2、诵读法 3、合作探究法 4拓展延伸法
教具:投影仪
教学构思: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并且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客观正确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要让学生长有所进,短有所补。
课前准备:
1、学生解决生字词和作者的简介
2、学生搜集本地逢年过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想自己儿时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3、教师搜集作者有关的资料和写作风格:组织学生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五位学生课前准备好表演)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鉴宝》栏目现场。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多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由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有人为是伍子胥忌辰的,由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的,也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今天参加鉴宝节目的有四位持宝人,请四位持宝人带着他们的宝物上场,大家欢迎。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起源于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是不见踪迹,是龙舟竞渡的起源。我这只龙舟为首届屈原杯龙舟赛纪念品。大家看它的细部特征:、宽5厘米、高9厘米、重120克,由红木精心雕刻而成,成为家庭收藏不可或缺之物。
2: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我这个粽子在去年包粽子比赛中获得多项专利,外形符合黄金比例,味道更是令人垂涎三尺。
3: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这件虽普通之及,内容却道出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所写,字体挺拔俊秀颇有曦之风范。
4:我这件宝物来自江苏高邮,它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大麻鸭,经高邮人秘方腌制具备了高邮咸鸭蛋的一切优秀素质:双黄、质细而油多、有多种吃法、淡青色外壳秀气大方、鸭蛋装萤火虫好看极了!我相信我的这件宝物是夺魁的最佳之物。
(四人争吵起来)
主持人:经过专家委员会的激烈讨论,最后评定4号的宝物为本场的冠军。
(三人惊呼:WHY?)
老师:“因为汪曾祺笔下《端午的鸭蛋》就是他这个鸭蛋!我们这节课就来尝一尝端午的鸭蛋。”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思考:作者家乡的

端午的鸭蛋(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8-0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