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钟表店里--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钟表店里》说课稿
0903班何双
一、作品分析:
《在钟表店里》是由德国作曲家查理·奥尔特所作的管弦乐曲。这首乐曲是一首描绘性很强的管弦乐曲。活泼欢快的主题旋律描绘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
二、设计意图:
在新课标中关于感受与鉴赏一部分提到: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欣赏教学中要以音乐欣赏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使学生养成聆听的好习惯,并从中获得美感。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欣赏课中,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模仿乐曲中所出现的各种音响、节奏,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欣赏课的目的之一。
为此,我制订了三个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让学生懂得音乐的表现力是丰富多采的,音乐可以通过高、低、快、慢、长、短,表达出欢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情绪,还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3、能力目标: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并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打击乐伴奏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三、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作品作者奥尔特为主线,将它设计为钟表店的老板,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来了解奥尔特老板和他的工人们的一天的工作情况。我采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比法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不同情感;以启发法引导学生进行律动创编;通过看各种钟表的图片来增长学生的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程序:
我设计的教学程序是一步一步推进的,从猜一猜(交流)——听一听(欣赏)——唱一唱(理解)——动一动(创造)——想一想(发散), 基本活动流程为:
1、猜一猜:通过猜谜初步了解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2、听一听:通过欣赏音乐,想象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及意境。
3、唱一唱:唱出乐曲的三个主题旋律,感受这个乐曲的三种不同情绪。
4、动一动:欣赏乐曲的主题旋律,创编动作并参与到音乐当中。
5、想一想:通过出示钟表图片以及播放各种钟表的声音,发散学生的思维。
(一)导入(猜一猜):
1、根据中年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我选择以猜谜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拉进师生距离。
2、通过出示题目,使学生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听一听):
1、先请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修表),通过音响再次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每一件音乐作品都源自于生活。因此在第二次听时,引导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钟表的声音,并模仿出来。课标中提出,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应能够感受并描述出音乐中的速度变化和情感的表现,因此,在欣赏完第一乐段时,我让学生说出乐曲的速度和情绪。
2、在欣赏第二乐段(休息)时,我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启发学生将此乐段旋律与第一乐段的旋律在速度和情绪上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
3、在欣赏第三乐段(完工)时,我又引导学生找出与第一乐段的相似乐段,并说出两乐段的不同之处。使学生感受到工人们在完工后喜悦的心情。
(三)音乐的演唱(唱一唱):
通过演唱乐曲的三段主题,从节奏、速度、旋律等方面进

在钟表店里--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