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德育之重要性
【摘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德育;指导思想;统筹安排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德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那么,到底如何抓好小学德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从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把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上来。
二、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
要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首先要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学生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三、成立机构,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社会热心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就学校来说,这样做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既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又能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定期向家长和有关单位以及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汇报学生在校学习、思想、纪律、劳动等方面的情况,真正体现学生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理念。
四、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校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以《小学生守则》
谈小学德育之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