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Measles)
山西大同大学儿科教研室
郭春红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
属于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在低温下生存较久,-15°C至- 70 °C可保存数月至数年,0 °C时约1月,4 °C冰箱常用于短期保存麻疹减毒活疫苗,室温易失效.
病毒不耐热,日光和福尔
马林等消毒剂均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亚临床型带病毒者。
传染期: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如合
并肺炎则延长至出疹后10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喷嚏、咳嗽、说话)
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
手传播
麻疹疫苗普种前后麻疹的流行特征
轻型麻疹增多
并发症少
病死率极低
典型麻疹为主
重型麻疹多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前倾、后移
小婴儿病例增多
6个月~5岁
<10岁(98%)
发病年龄
流行周期消失
散发病例为主
2~3年大流行一次
流行周期
全年散发
冬春季节为主
流行季节
无大流行发生
(1990年)
流行年500~1000/10万
非流行年400/10万
发病率
普种后
普种前
[发病机制]
→
→
→
↓
←
←
↓
↗
↘
免疫反应受抑制抵抗力下降
继发感染:鼻窦、中耳炎、肺炎
PPD试验阳转阴
结核病复燃
机体反应明显降低,可使肾病综合症、湿疹、哮喘暂时缓解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
在麻疹之后若干年发生,(7~11年)最近研究发现SSPE病人系脑细胞的M蛋白(matrix)合成过程中翻译受阻所造成。由于此蛋白是病毒装配所必需,M 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本病。
儿科麻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