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第三章.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检查内容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参考范围:
成人末梢血(~)×109/L
成人静脉血(~)×l09 L
新生儿(~)×109/L
6个月至2岁儿童(~)×109/L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疾病: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
特殊感染:G-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
其他: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生理性: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以及新生儿和婴儿。
病理性:细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
影响因素。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
胞浆内有颗粒
~(50% ~ 70%)
~(1% ~ 5%)
嗜碱性粒细胞0~(0% ~ 1%)
胞浆内无颗粒
~(20% ~ 40%)
~(3% ~ 8%)
中性粒细胞

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度恶病质、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毒: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等。
用药:抗肿瘤药等。
嗜酸性粒细胞
吞噬功能,可释放组胺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中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或灭活上述物质。

过敏性疾病:支喘、荨麻疹等。
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等。
血液病:慢粒、嗜酸粒白血病等。

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用药:长期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有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激活因子等,与过敏反应有关

疾病:慢粒、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嗜酸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
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等。

疾病: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用药:促皮质激素、激素过量及应激反应等。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第三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h
  • 文件大小354 KB
  • 时间2018-01-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