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1 分离定律概率计算.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根据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理的图解
2、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性状
3、根据性状表现初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
(隐性性状—dd,显性性状—Dd或DD→D_)
4、根据性状分离比(根据后代表现型、遗传
因子组成),判断双亲遗传因子组成
5、弄清有关配子的遗传因子及比例
6、利用配子比例求相应个体概率
遗传题解题步骤
遗传的概率计算
(1)首先要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2)确定基因型
逆推法
正推法
(3)遗传规律中有关概率的问题
(4)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不同的性状,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显隐性性状的判定
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以豌豆的高茎D和矮茎d为例)
a. DD×DD→DD 高茎
b. DD×dd→Dd 高茎
c. DD×Dd→1DD: 1Dd 高茎
d. Dd×Dd→1DD: 2Dd: 1dd
高茎(3): 矮茎(1)
e. Dd×dd→1Dd: 1dd
高茎(1): 矮茎(1)
f. dd×dd→dd 矮茎
在分离定律中,推测基因型的习题主要有两类:
一是正推类型,即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型,推测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此类型比较简单;
二是逆推类型,这类题目最多见,也较复杂
逆推型,此类问题较常见。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可确定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是显性或隐性,因而显性性状可用“A”来表示,再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出未知基因;如果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只有一种aa。
隐性个体在解决遗传题目的运用
根据分离规律,某显性性状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而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则一定是纯合的,且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1)如果一亲本是隐性个体,则它一定传给子代中每一个个体一个隐性遗传因子,由此可知后代个体的遗传因子。例:人类白化病遗传:
(2)子代有隐性个体,则其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隐性遗传因子,由此可推知亲本的遗传因子。如:
白色公羊 X 白色母羊
黑色小羊
很明显黑色是隐性(用aa来表示)所以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是Aa
方法三: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一对相对性状)
若子代中显、隐性之比为3:1时,亲代的基因型为Aa×Aa
若子代中显、隐性之比为1:1时,则亲代基因型为Aa×aa
若子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体,即AA×AA或AA×Aa或AA×aa。
如果说亲代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由于每对基因都是独立遗传、互不干扰,都遵循遗传的分离定律,因此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别分析,推测出亲代基因型中的每对基因。
若子代中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中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即bb×bb。
正推型
这种方法较多地应用于遗传分析中的概率计算中,可以利用概率计算中的乘法定律和加法定律两个定律来解决。借用数学中的加法和乘法原理来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简称加乘法。概括地说,需分步考虑地应用乘法,需分类考虑地应用加法。

1.1 分离定律概率计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596 KB
  • 时间2018-01-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