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总体概况
一、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编制范围
××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第二标段(K8+~K9+264),。
、编制依据
山东省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图纸第1~4册。
国家及交通部现行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劳动定额、验收标准等
××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合同文件专用本。
第二合同段现场调查及踏勘情况。
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编制原则
按计划工期比招标文件规定工期略有提前的原则编制施工计划,并据此配备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
按技术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认真阅读、研究图纸和规范文件,结合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及工程实际编制。
采取平行组织、流水作业组织施工,科学合理安排各项施工程序。
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格要求。强化质量管理,努力实现“确保省部优、争创国优、争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
统筹安排,做到“三早一快”,即早进场、早安家设营、早开工,快速形成施工高潮。
二、工程概况
××大桥及接线工程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南北跨越垦利县和利津县,在现胜利黄河大桥下游约4公里处跨越黄河。它的建设贯通了已建成的东港和东青高速公路,完善路网布局,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沿线自然地理状况
桥位地处黄河入海口,地形平缓,~(黄海高程)左右,~,~,~,,属冲海积河口三角洲平原地貌,区内分布沟渠、沟塘、生产堤、护滩工程等人工地貌,发育有河漫滩、河床、二级滩地等微地貌。桥址处黄河两岸大堤相距约2960m,现主河槽宽250m,距南岸大堤约1010m,北侧为中古店控导工程。桥轴线与现水流交角约83度,河道比降1~%00。
桥位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台地新生代凹陷东南部,济南坳陷区东北部的陈家庄凹陷沉积了较厚的下第三系东营组成沙河街组,新生代厚度达8000~9000m。经资料分析和浅层地震探测,均为第四纪或更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断裂。
沿线地层地性为黄河沉积物冲洪积土体,工程地段部分表层覆盖填筑土,桥位处各层以可塑状态的亚粘土、亚砂土为主,主要成因是冲洪积及沉积层,工程性质一般。
水文地质
桥址区地下水为潜水,没有发现承压水。地下水埋藏于河漫滩松散沉积物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汛期接受黄河水补给,以地下径流方式向大堤以外低洼处排泄。~,~,对砼工程有结晶类弱~严重腐蚀,黄河水对砼有弱腐蚀。
利用黄河河道中的流动水经沉淀,并检测各指标合格后可用于工程用水。生活用水可用水车从自来水公司运至现场。
工程所在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22℃,一月份气温最低,7月底8月初气温最高。年平均降水量601mm,最大降水量950mm,最小降水量285mm,年平均降水量500mm以上,尤其集中在6~9月份内,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2月份降水量最小,只有4~7mm。,4~5月份蒸发量最大,为同期降水量的6~7倍。
全年日照量平均2750小时,年大气相对湿度平均66%,(2分钟平均风速),~,极大风速值为34m/s。风向随
季节有明显变化,春季多西南风、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西北风,冬季出现偏北风,形成寒流。
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黄河大桥按Ⅷ度设防。
东营黄河位于黄河利津至西河口河段内,经过多年治理,该河段现已成为人工控制的弯曲性河段。两岸由险工、控导工程控制河势,河湾难以自由发展,河道比较稳定。其中与本桥关系密切的义和庄~西河口河段,,险工、控导工程6处,坝垛161段,。其中中古店控导工程是桥位处的重要工程,位于黄河左岸,工程上游5km对岸为义和庄险工,下游6Km对岸为十八户控导工程。该工程呈平顺型布局,目前共有21段坝垛,工程长度2004m,护砌长1768m。
、电力及通讯
工程所经区域内有东青、东港
公路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