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办公室
二零零七年四月
《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简要介绍和国内适用
传达卫生部<国际卫生条例>培训内容王民生
1/7/2018
1
一、《国际卫生条例》的产生与发展二、参与《国际卫生条例》修订三、《国际卫生条例》修订中的关注焦点四、《国际卫生条例》主要内容介绍五、积极准备,保证《国际卫生条例》的国内适用
《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简要介绍和国内适用
1/7/2018
2
一、《国际卫生条例》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
(1)14世纪,欧亚两洲发生鼠疫大流行,南亚死亡1300余万人;欧洲死亡2500余万人,占全欧洲人口1/4。
1374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检疫站。
1/7/2018
3
(2)1374年,威尼斯检疫站颁布第一部检疫规章:海员管理规定
在距离城市与海港相当远的地方,指定为登陆场所。
所有来自鼠疫流行地区的货船和水手须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小岛上停留30天后才准入境。
任何人与外来旅客有所接触,也要实行隔离。
船上货物卸下来后,需经过熏蒸消毒,如必要予以焚毁。
(一)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
1/7/2018
4
(3)第一个地区性《国际卫生公约》
19世纪以来,西方商品迅速发展,国际交通往来迅猛增加,同时,鼠疫、霍乱、天花、黄热病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许多国家为防御瘟疫的传播蔓延,相继采取检疫措施,制定检疫法规,并从地区性的协调,逐渐发展到国际间的合作。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于1851年7月23日在巴黎召开,制定了世界第一个地区性《国际卫生公约》,137条。
(一)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
1/7/2018
5
2、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1)
1866年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会议和1874年维也纳会议,针对当时霍乱历经四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1875年),重点提出防止霍乱国际间传播的措施;同时将鼠疫、黄热病并列为国际检疫传染病,建立了国际流行病委员会。
1892年:意大利,国际卫生会议,制定了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检疫办法。
1893年:德里斯顿(德国)国际卫生会议,专门研究了防止东方(印度等国)鼠疫传入欧洲的检疫措施。
1897年:维也纳会议强制要求各国电报报告鼠疫首发病例。
1903年:巴黎,第11次国际卫生会议,修订国际卫生检疫城市,184条,船舶除鼠。
(一)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1/7/2018
6
2、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3)
1944年:修订《国际卫生公约》,提出货物、行李检查和移民与边境检疫等事项。
1946年:纽约,签定了世界卫生大会组织宪章,共21条,制定检疫规章,成立检疫专家委员会。
1948年:第1届世界卫生大会,起草《国际公共卫生条例》。
1951年:第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国际公共卫生条例》。确立了“国际公共卫生条例的目的是以最大限度防止疾病在国际间的传播,同时又尽可能小地干扰世界交通运输”的立法宗旨。
(一)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1/7/2018
8
2、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4)
1969年:22届世界卫生大会对《国际公共卫生条例》修改、充实,并改称为《国际卫生条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IHR)
1973年和1981年先后对IHR进行修改、补充。修改后的条例,强调了流行病学监测和传染病控制,旨在加强流行病学的监测手段在国际间的运用,以尽早发现或扑灭传染源;改善港口、机场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防止媒介扩散;并且鼓励各国卫生当局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减少疾病入侵的危险。
(一)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1/7/2018
9
2、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5)
《国际卫生条例》主要特征是:体现了全人类共同利益性;与口岸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实体法规范与程序法规范的兼容性;对空间和时间要求的特殊性;以及较强的专业性。
* 这些特征也充分地体现在了2005年新修改的《国际卫生条例》中。
(一)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1/7/2018
10
国际卫生条例培训稿(王民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