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之我见
六(五)班吴睿璇
雷锋一生平凡,虽没有毛泽东那些伟人的雄才大略,他的事迹却妇孺皆知,这些与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雷锋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人,成就了雷锋精神,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大雨倾盆,人们慌乱地找寻躲避之处,不知谁碰翻了一辆自行车,仿佛多米诺骨牌般倒下了成片的自行车,行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倒地的自行车熟视无睹。终于,一位小朋友在车前停下了,只见他弯下腰吃力地扶起那辆跟他差不多高的自行车,接着是第二辆……。雨依旧在下,我的心被触动了,赶忙上前帮着一起扶,接着又有人停下了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雨停了,当我望着太阳的脸禁不住笑了,原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件好事,心情是如此愉悦。
“习惯成自然”,要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学习雷锋精神应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为了得到老师或长辈的赞扬去刻意作为。看见行动不便的老奶奶过马路,主动上前搀扶;常去敬老院探望孤独的爷爷奶奶们,陪他们说说话,献上真挚的祝福和发自内心的问候;看见倒地的老人,应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不应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怕承当责任而置之不理,这终将背负良心的谴责。
雷锋就像夜幕中那颗璀璨却一闪即逝的流星,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却像屹立的泰山,永远地留在世人的心中,世界因他而美好。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
睿璇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