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知识培训
柏拉图制作
柏拉图
1897年,(80%)掌握在极少数人(20%)手里,称为“柏拉法则”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博士将其应用到品管上,创出了“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的名词,称为“柏拉图原理”
定义: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以寻求占最大比例的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柏拉图的应用
可以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作为降低不良、缺点、费用等之依据。
要符合管理上80:20原则,从占80%重点项目下对策。
以柏拉图作改善前、后之比较,以评估改善效果。
用于处理书面报告或记录,使人一目了然。
可与特性要因图配合使用,使因果关系更明确化。
柏拉图的制作
第一步: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选定主题,收集数据)
第二步:决定收集数据的时间,并依照项目分类(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将收集之数据,依各不良项目别、日期别、场所别、材料别、机械别、操作人员别…等来整理,数据少者,可归于「其它」类。)
柏拉图的制作
第三步:按照发生的次数顺序或数值,将项目及数值、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制作计算表:数据整理后,将各项目的数据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并制作计算表。)
第四步:计算不良数及累计不良数
第五步:求取各不良项目的不良次数百分比
第六步:计算累计不良率,依照数据绘制柏拉图。
练习
不良事件
发生次数
所占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A
15
%
%
B
9
%
%
C
8
%
%
D
5
%
%
E
3
%
%
微软2007版
新建EXCEL表,并输入数据
选中三列、插入折线图
右击该轴-更改图表类型
更改间距-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柏拉图制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