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农牧局
关于印发济源市“十三五”农业结构调整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产业集聚区社会事务局,各镇农业服务部门,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济源市“十三五”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已经局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6月8日
济源市“十三五”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产品数量与质量、成本与效益等方面的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硬约束与生产发展矛盾日益凸显,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十三五”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
我市农业结构基本情况
(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以来,我市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抓住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先行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发展机遇,按照“四化同步”的总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引领,坚持科技支撑、生态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先行,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立足于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我市持续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自然和谐的原则,通过强力推进基础工程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空间梯度推进、食品安全保障、品牌经营提升、生态保护可持续、高端农业支撑和畜牧
“退川进岭上山”“八大战略”,现代农业逐步形成了“一城、一廊、两带、四区、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布局,呈现出主导产业明显、产业体系健全、科学技术先进、支撑保障有力的发展格局。2015年,,是“十一五”;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69元,,%,连续7年增幅超过城镇市民,::1;%,超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
。优质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实现了安全供给、丰年有余;,较“十一五”%以上;,%;,,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70%;烟田面积6万亩,达到国家烟草生产基本单元标准;,年产值超过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产业体系逐步健全,种植业结构日益优化。同时,农、林、牧、渔四业比重由2010年的45::::::,畜牧、渔业比重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明显提升,休闲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业态。
。全市“三级四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逐步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化及“三品一标”认证扎实推进,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8个,;无公害农产品80个,绿色食品23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先后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个,。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推广示范市”和“全省农产品生产记录和包装标识试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连续11年全省领先。卫福安西瓜、黄河燕林核桃等11个农产品被命名为“济源市名牌农产品”,寺郎腰大葱荣获“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品牌。
。“十二五”以来,全市新建农村沼气用户9293户,其中户用沼气5355户,大中型沼气工程9处,总池容9000立方米,集中供气3938户,建成沼气服务体系40个。,%,以沼气为纽带的“畜—沼—农”循环农业模式达到5000余亩。,,完成生物防治面积120万亩次。“十二五
”末,,,分别较“十一五末”增加5900元/吨标准煤和5400元,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产出率增加明显。
。到“十二五”末,,%,均实现“田地平整
济源地区农牧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