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2012年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
B.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 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 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 C B. 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 单质的还原性:B > A D. 原子序数:B > A > C > D
8.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 + -Fe(SCN)3
将1 mL 溶液与1 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9.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B. 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 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1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大于T2
B. Y一定呈气态
C.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1.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反应后溶液pH
甲
pH= 9
乙
c1
pH=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mol·L-1
B. 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 + A-
C. 甲反应后溶液中:c(Na+) > c(OH-) > c(A-) > c(H+)
D. 乙反应后溶液中:c(Na+) < c(HA) + c(A-)
12. 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 mol·L-1乙溶液中c(H+)> 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B. 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 丙溶液中含有NH4+
D. 丁溶液中含有HCO3-
A. 碘、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可水解得到葡萄糖
C. 碳酸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镁等均可作为抗酸药物使用
D. 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
g C2H6O中共用电子对数为8××1023
B. 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1023
C. 100 mL mol·L-1 NH4HCO3溶液中NH4+ ××1023
D. 标准状况下, L NO与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1023
A.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
B. 乙烯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D. 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均会变质
K
A
B
食盐水
X
Fe
9. 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2H++2e—=H2↑
D.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10. 氢化热是指一定条件下,1 mol 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时放出的热量。表中是环己烯
东城西城选择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