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第I卷
、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利用太阳能制氢,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CO2的排放,A项符合;火力发电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会排放出CO2及有害气体,关停小火电企业,有利用节能减排,B项符合;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效的节约的能源, C项符合; 煤液化技术,提高了煤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D项不符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等的关系;二氯甲烷在标况下为液态,,A项错误;1molSO2中含有氧原子2mol,,B项正确;,1mol丙烷中含有极性键8mol,,,C项错误;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当转移2mol电子时,阳极消耗的质量不一定为64g,D项错误。
、Y能形成型化合物,则X与Y 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知识;本题可用举例法,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零族,A项错误;MgCl2中原子序数之差为5,CO2中原子充数之差为2,B项正确;由于HF中存在氢键,故HF的沸点比HCl的高,C项错误;第IA中H2O为分子晶体,其它碱金属氧化物为离子晶体,D项错误。
:
:
:
: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氢氧化钡溶液过量,Al3+转化为AlO2-,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A项正确;硝酸有强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硝酸被还原为NO,B不符合客观事实,错误;在磷酸二氢铵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磷酸二氢根离子中的氢将被中和,C项错误;中存在两种官能团,分别是-Br 和-COOH,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后加热,与-COOH发生中和反应,与-Br发生水解反应,故应该生成CH2OHCOO-,D项错误。
①100ml mol/L 、②100ml mol/L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②>① :②>①
C.①溶液中: D.②溶液中:
答案: C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