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沿用近三年的命题模式,同时具有鲜明的南粤特色。在此,笔者试从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等四个方面对2011年广东卷加以分析,希望与2012届的考生一道探秘2011年广东卷,从纷繁复杂的高考试题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力求准确的预测2012年广东卷的命题趋向、考查侧重点。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稳中求变,注重语文素养的考查
语言文字运用题是语文试卷中较稳定的内容,相关知识内容已经全部放开,命题时可以从中进行选择性的命题。近三年来,字音、成语、病句、连贯、语言运用等题型在广东卷的重现率为100%,我们预测这5种题型将再现于2012年的广东高考卷中。
1、字音的考查,近三年高考广东卷都是对现代汉语普通语的常见字读音,包括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和音近字进行考查,以组合的方式来命题,十分稳定。2011年广东卷以“难把握,易读错”的字,即多音字、形近字为字音题考查的重点(各4组)。多音字、形近字是难点,考试时,考生因为对多音字、形近字的把握不准,容易误选。造成误选的原因主要是不能准确的辨析多音字的词性和词义,不能准确地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异。
2、字形的考查,2011年广东卷仍是结合在名句名篇默写和作文中进行,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增加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明确要求。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好不好?有待于时间来检验吧,笔者倾向于把它由隐性的考变成显性的考,即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来考查字形。
3、词语的考查,近三年来广东卷都是将几个成语融入一个具体的情境语段中进行考查,这是广东卷最具独特性的命题方式,2011年广东卷继续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因为,在同一语境中辨析词语使用的正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能较好的达到考查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查了一个实词(诟病),或许是一种稳中求变的“突破”吧!2012年备考应该留心这一变化,可能还会采用这种命题形式,甚至有可能涉及对虚词的考查。
4、辨析病句的考查,近三年广东卷中,出现了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义不明、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等五种类型,其中搭配不当出现率最高,不合逻辑未出现过。2011年“句式杂糅”考了1句,“成分残缺”考了1句,语序不当考了1句,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考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命题预料依然保持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5、连贯衔接题。这种题型考查能力是很强的,要完成它需要有较强的语文素养和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解题时需要通读这5个句子,理清思路,把握内容,确定首句,抓前后衔接词、照应词。可用排除法。
首先确定这5个句子是讲如何使用语言的,确定④为首句,可排除C、D项。再根据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前后照应词),可以确定①应紧跟在④之后(①句“使用语言”与④句中的“语言”相照应;③放在⑤之后(“好的修辞”与“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相照应),最后可以确定答案。
做这样的题,一般找出暗示性的关键词语即可,合适绝大部分的考生解答,也属于基础题。
6、语言运用题,2011年广东卷较近年有些变化,但在命题形式上无创新。第一,变化之处是考察了关联词,虽然难度不大,但很有导向性,有利于今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对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视。第二,写串联词是延续2010年的题型,工具性的特征很突出。因为2010年考过这一题型,对学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