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解析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完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其内能一定较少
,其内能一定增加
,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答案】A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气体内能,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之一: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知A选项正确,气体的内能由气体的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气体体积增大,内能不一定减少,故B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若物体从外界吸热,即Q>0但同时对外做功,即W<0且Q+W<0,则内能减少,故C错,若外界对气体做功,即W<0,但同时从外界吸热,即Q>0,且Q+W<0,D项正确。
【易错分析】考生若对热力学定律理解不透,易漏选A
,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的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及矢量运算法则的运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某点磁感应强度为零,则两电流在该处的磁感应强度等大反向,由安培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b,d两点合磁感应强度一定不为零,排除B,D,在a、c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又I1>I2,排除A,故选C。
【易错分析】对两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判断错误,从而错选B,D,不注意I1>I2的条件,错选A。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
、黄光、蓝光和红光
、蓝光、黄光和红光
、蓝光、黄光和紫光
、黄光、蓝光和紫光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以彩虹问题为依托,考查考生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对不同色光折射率的比较。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由于太阳光经过小水滴时,受到两次折射,一次反射,在进入小水滴后就被分解成七色光,这七色光再经过水滴内表面反射进入我们的视角,形成七彩的虹,通过比较第一次折射可以看出,入射角均相同,a光的折射角r最小而d光的折射角r最大,根据其折射率n=知水对a光的折射率最大,而对d光的折射率最小,再由在同种介质中,紫光折射率最大而红光折射率最小可判断只有B选项正确。
【易错分析】部分考生不能准确做出第一次入射时界面法线(过入射点的半径),抓住入射角相同而折射角不同。事实上,本题涉及的彩虹形成只是第一道彩虹,若光经历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则现象与本题不同,一部分考生未能区分两种彩虹,仅凭模糊的记忆判断,导致错解。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05A
×1014W
×106 V/m
×106 J
【答案】AC
【命题立意】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闪电现象为依托,综合考查电流,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场力做功,以及平均功率等核心知识点,对考生的建模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较高,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由题干知一次闪电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电中,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W=QU=×J,故D项错误,~=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