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幻灯片.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概述
1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
大学生我意识的偏差及其调适
3
第四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
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
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1、自我发展渐成说

心理成长八个阶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
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发展时
期。
(1)对自我的确认(生理自我):8个月—3岁
3个月: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
5个月:略知别人的存在
8个月: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作出反应,
但人我不分,物我不分(自我意识的萌芽)
3 岁: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产生自尊感、羞耻感
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但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的现象,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所有这一时期又称为“自我中心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对自我的评价(社会自我):4岁—青春期
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有人称之为客观化时期。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一改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认同意识。具有较强的“他律性”的特点。
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并对自身的行为作出评价,如“我会唱歌”、“我会……”,关注他人评价,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对自我的了解(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
是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此时,由于青年生理方面的迅速成熟、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大以及认识能力的日益发展,使得青年将大部分注意力转投到自己的内部世界中去,转投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研究自我,努力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行为等的意识。
15岁左右:外在的关注——内在的关注
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热衷于内心世界的探索,这时倾向于去找自己的偶像或榜样

第三章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886 KB
  • 时间2018-0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