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第十章
能源、资源与
环境科技进步
★
■
第
十
章
能
源
、
资
第一节能源技术源
与
一、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环
境
科
二、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技
进
三、电网技术步
四、分布式能源技术
第二节资源技术
一、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
第三节环境技术
一、环境监测与应急技术
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三、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
四、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技术
第四节全球环境技术、方法与对策
一、全球环境监测与模拟
二、全球环境变化应对行动
三、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政策
153
2007 年,中国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为目标,大力发展
中
国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高效节能技术。以增加资源储量、提高资源
科
学
技利用效率为核心,开发了一批资源勘察、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以支撑
术
发
展循环经济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监测与
报
告
2007 应急技术、污染治理、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应
★
2007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对全球环境变化。
第一节
能源技术
加强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大力研发电网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和新
能源技术,着力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
一、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煤气化整体联合循环
煤气化整体联合循环()技术在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半山和广东东莞投资建设的250 MW
级 示范电站中得以应用,已经完成了电厂设计和主设备招标。
◎ 600 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600 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开始进行工程示范,目前已完成六
个锅炉设计方案,并针对三个方案开始工程设计和示范。
◎ 1 000 MW 超超临界褐煤锅炉
自主研发的 1 000 MW 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粉系统、燃烧器及燃
烧系统技术。目前正在开发 1 000 MW 超超临界褐煤锅炉成套技术,并进行工业示范。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
154
★
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燃煤机组国产化示范项目取得成功,供电煤耗为 283克/ 千瓦时,发电热效 2007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率超过 45%。按 2007 年华能玉环电厂实际供电煤耗计算,4 台机组全年可少消耗 138 万吨标准煤
(合 185 万吨原煤)。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获 200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二、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煤气化联产系统技术
煤制油联产发电的示范工程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拟建成百万吨级煤基合成油工业示范装置,
并以部分合成气和氢回收装置的尾气为燃料,供给200MW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油—电联
产示范项目将建成 18 万吨/ 年煤基合成油示范厂,以合成油未利用的甲烷气、释放气和煤层气为
燃料,联产 60 MW 燃气发电。
◎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
2007年,国内自主开发的直接液化工艺6吨/天PDU装置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并达到完全主动开第
十
章
停车,累计运行 3 639 小时,投煤 1 080 吨,获得液化粗油约 300 吨,煤的转化率大于 90%,蒸馏
能
源
油回收率大于 56%,验证了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100 万吨/ 年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建设已、
资
源
完成 98% 以上,正在进行单元工程试运行。与
环
境
科
技
进
三、电网技术步
◎高压、特高压电网
750千伏输变电成套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示范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和特高
压直流试验基地顺利建成。1 000千伏交流、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变电的关键技术研发全面启动,
图 10-1 750 千伏交流输变电网
155
并开始工程示范。
◎高压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PCS-9500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总体结构、关键技术和测试技术取得突破。“采用突变量差
中动保护的交/ 直流滤波器保护”等 16 项技术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并在多项直流重点工程中得到
国
科
能源、资源和环境科技进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