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MW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实施方案
目录
一、 概述 1
1
太阳能资源 2
项目业主简介 6
工程简介 8
工程概算简介 10
接入系统简介 11
二、 发电量估算 14
庐江的太阳辐射量 14
14
三、 项目方案设计 16
16
电池组件选型 17
光伏并网逆变器 19
21
25
25
26
四、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28
28
30
31
32
33
37
五、农光互补优越性 38
38
,降低光伏产业成本 39
,为地区创旅游,为农民创收益 39
39
,增加农民收益 39
,打造生态农业闭环 40
40
40
概述
工程任务
根据庐江气象站的数据和NASA数据库进行当地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光伏电站需求,按照《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徽庐江胜利村20MW分布式地面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并编制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场址概况
在中国气候区划中, 庐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使我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即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 但也兼有南北气候之短:降水时空变化大,旱涝灾害较频繁, 有些年份少雨干旱,有些年份多雨成涝, 表现出气候的明显变异性。同时,本县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区,常有连阴雨、暴雨(雪)、霜冻、高温、大风、冰雹等灾害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大气环流及四季变化
该县冬季多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控制, 一般盛行偏北气流。由于经常受到来自北方冷空气的侵袭, 寒冷干燥。-℃之间,日平均气温0℃以下的低温日数为36-47天。
春季,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逐渐衰退, 而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 气候处于由冬转夏的过渡季节。本县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一般在3月25日至4月2日。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 雨水增多, 3-4月常有大风和低温连阴雨天气。
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入强盛时期, 大陆增温强烈, 在这样的环流形势下,. 6月份平均气温大于25℃,-;6 -8月大于35℃以上的高温大多在12-16天左右。 6-7月为梅汛期,全
县6-7月的降雨量自北向南为320-380毫米;降水集中强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由于各年的夏季风来临和退却时间迟早不同,形成雨量多寡不一, 雨水失调,故导致夏季旱涝灾害较为频繁。
秋季,蒙古高压持续发展, 逐渐控制我县,每当冷性高压滞留在我国北方河套地区转为暖性高压时, 本县常能连续出现秋高气爽的稳定天气。但在夏季风后撤与冬季风加强过程中, 常有不同天气过境形成锋面,带来秋季连阴雨,影响秋收。
太阳辐射总量为 110-120千卡/ 平方厘米,一年之中太阳辐射的最大值为7月。-, 一年之中日照时数最多月一般在8月份。
年降水量为1032-1205毫米,雨量最多月份为7月,最少的为12月。本县降水的基本特征是:地域差异不太明显;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较大。
-℃。一年之中,月平均气温一月最低,-℃;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之间;℃以上,℃(含山1959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均在-℃以下, 极值为- ℃(无为1969年2月6日)。
热量资源的分布,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日数间隔为338-341天,大于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日数为229-234天;大于或等于10℃-。
本县平均初霜日期为
xx2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实施方案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