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 3
(一)应付型 4
(二)胆怯型 4
(三)对抗型 4
(四)自卑型 4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成因分析 5
(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5
5
5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6
。 6
。 6
。 6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7
。 7
。 7
。 7
7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8
8
8
8
三、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解决策略 8
(一)净化周边环境,加强监管 9
9
“家、校、社、政”密切配合的教育机制 9
(二)创设“学习型家庭” 9
9
9
10
(三)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10
10
10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0
参考文献 11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
摘要:厌学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小学生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厌学现象的存在,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它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健康,也阻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是对我国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矫正厌学心理,这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文试着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字: 农村小学生 厌学 现状 成因 对策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民优教政策,例如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两免一补政策等等。照理说,学生应该安心学习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反而更令人担忧,厌学现象日益增多。而今的许多农村小学生不愿意学习。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调查、走访等,对它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
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感到学习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对于当前农村小学生学习情况,我们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当地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调查总人数为240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习快乐的人数为126 人,占总人数的58%;认为学习不快乐的人数为24人,占总人数的10%;其他90人则认为无所谓,反正每天都要上学,无所谓快不快乐,占总人数的32%。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后两项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这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有厌恶学习的情绪。
通过走访以及查阅资料得知,厌学小学生的心态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应付型
学习缺少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例如李某,她的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她认为学习好不好没什么关系,反正读大学也不好找工作,还不如在家务农。
(二)胆怯型
胆怯学习的学生
自考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