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序号
27-28
授课班级
12级(2)(3)(4)班
备课时间
第八周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面授
上课时间
第九周
课题
蒙古族民间舞蹈《鸿雁》(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蒙古族的精神气质,表现豪迈洒脱、与称稳之感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创编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教学将听、看、做、思、练五环相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以情带舞在蒙古族中舞蹈中肩的运用与把握。
教学难点
肩部动作松弛与快速发力的灵活运用与步伐的协调配合。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无
教学资源
准备
多媒体、VCD
板书设计
无
课后笔记
教学过程实施
内容
方法
一、复习
1、创设情境
教师示范,把一些基本手位、步伐,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然后讲解动作要求,让学生回忆练习。
2、创编能力
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创编,活学活用,编一组4个8拍的动作。编完之后,选出编的最好的一组动作还让她们跳出来,并且大家一块儿来学。
二、新课教学——《鸿雁》(一)
展开课题,学习舞蹈组合
1、欣赏蒙古族剧目《鸿雁》,讨论舞蹈剧目的闪光点。
2、教师带学生学习舞蹈整体组合(一)(舞蹈的主题动作)
第一段音乐:(准备4拍)在台后中区,双手摊开,同时向前碎步前进,在台中区小八子站好,同时双手收于叉腰位。
[1-2]小节,右肩起但耸肩四次。
[3-4]小节,双耸肩两次,身体随之前倾后仰。
[5-6]小节,同[1-2]小节的动作。
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使自己的舞蹈基本能力向舞蹈编排能力方面发展。让学生明白舞蹈构图不在于有什么固定模式,而在于运动中怎么变,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在变化中创造美。
[7-8]小节,同[3-4]小节的动作,最后一拍左肩出,体侧一点。
第二段音乐:
[1-2]小节,先右后左揉肩四次,配合叫
[3-4]小节,同[1-2] 小节的动作。
[5-6]小节,同[1-2] 小节的动作。
[7-8]小节,打开至平开手位,脚下碎步打开至大八字位并立,最后一拍跪立。
3、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互看互评。
让一组学生进行表演,另一组学生进行观察评价,通过直观教学给学生讲解各种不同舞蹈构图的动作和表现特点以及使用手段。
5、教师带学生跟音乐进行练习。
三、课后小结
布置作业,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鸿雁》,边唱边舞,充分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课题序号
29-30
授课班级
12级(2)(3)(4)班
备课时间
第八周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面授
上课时间
第九周
课题
蒙古族民间舞蹈《鸿雁》(二)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组合,跳出美感。
教学重点
重点是对于硬腕动作舞蹈律动的体会和掌握。
教学难点
蒙古族硬腕练习中手和臂的动作关系以及腕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学生掌握的难点。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无
教学资源
准备
多媒体、VCD
板书设计
无
课后笔记
教学过程实施
内容
方法
复习
1、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硬腕组合》。
为了使学生舒展每一部位的肌肉,逐渐兴奋起来,积极地投入到课程中,复习所学的组合,巩固
舞蹈备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