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报告
了。所以提供参观的住户不能固定,主要是选择那些有老年人在家的轮流承担。随着导游走过一段仿造北京颐和园的“千米长廊”,来到了房前屋后都有花草树木的“别墅”区。一位衣着十分俭朴的老汉在一楼迎接我们,看着装修摆设远胜于星级豪华宾馆的几个厅室,看着与室内相连的宽敞车库,参观者不禁发出阵阵啧啧之声,有位老兄竟然抚摸着一把雕刻精致的椅背忘情地赞叹:
“哇,都是红木的!”导游介绍说,这一片都是600平米的住房,在华西,像这样拥有等离子彩电、中央空调和高档用品的非常普遍。村民一般年收入在数万元左右,最“穷”的家产也有百万元,但最富的不超过千万,至今还没有千万富翁。我问这产值是否包括房子,导游笑了,说华西村所有的房产都是集体所有,住600平米还是400平米,是村里根据职务、贡献等条件分配的。华西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每个村民至少每年都可以分到3000元左右的福利;
二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三是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在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上,华西村一直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原则,工人每月只领部分工资,其余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也不发给职工,而是作为股份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导游还介绍说,华西村已实现了“八有八不”,“八有”即“小有教”——从幼儿园到中学提供学费,考上大学,自学
成才的都给予奖励;“老有靠”——男55虚岁,女50虚岁享有退休保养金,最少的每月360元;“房有包”——民房由集体承包建筑;“病有报”——人人有定额医疗费,工伤全报;“购有商”——村中有商场;“玩有场”——各种娱乐场所;“餐有供”——有各类档次的餐厅;“行有车”——外出办事有轿车,去上海、苏州、无锡有专车。“八不”即“吃粮不用挑”——集体送粮到户;“用水不用吊”——村里有自来水厂;“煮饭不用草”——家家有液化气;“便桶不用倒”——户户有抽水马桶;“洗澡不用烧”——热水管道通到户;“通讯不用跑”——家家有电话机;“冷热不用愁”——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雨天不用伞”——长廊基本环通全村。导游说,有一个美国人参观后说:
“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富裕愉
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