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二环时代”21大型聚居区规划完成(图)
2011年11月16日06:42重庆晚报我要评论(77)
字号:T|T
大渝导读:未来重庆会是啥模样?包括大学城、西永、空港、茶园在内的共21个大型聚居区规划完成,整体规划到2020年,覆盖超500万人……
昨日,市规划展览馆,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岳正给记者们详细讲解“二环时代”21个大型聚居区规划的相关情况。记者张路桥摄(图片来源:重庆商报)
主城区“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轨道线网规划图重庆商报徐侨唯制记者张路桥摄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主城“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规划设计》。昨日,市规划局发布二环区域21个新大型聚居区的具体规划,整体规划到2020年,覆盖人口约六七百万。这些大型聚居区各有功能特色,交通便利,居住和就业都非常方便。
·
全国十大不孕诊疗机构
·
失足的她怎样重获新生
·
爆40岁女星瘦身变18岁
·
协和助你快速怀孕
·
重医1元妇科体检
·
痔好后美少女重拾梦想
据了解,21个聚居区要建4亿平方米的房子,其中3亿是住宅,1亿是商务。主城原有建筑2亿多平方米,“二环时代”实际上要再造两个现有的主城。
二环聚居区面积多大?
规划总范围约404平方公里,包括21个大型聚居区
二环大型聚居区,是指在内环以外的二环区域规划的21个新大型聚居区,规划总范围约404平方公里,包括歇马、大学城、西永、白市驿、陶家、西彭、水土、木耳、悦来、翠云、空港、蔡家、鸳鸯、钓鱼嘴、华岩、龙洲湾、龙兴、郭家沱、峡口、茶园、鹿角。
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岳介绍,国内其他城市没有大型聚居区规划,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以及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等带来了主城扩容,“可以说我们目前看到的重庆主城,只能算半个主城。”
根据修订后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到2020年,主城人口将达到1200万,中心城区约700万人。也就是说,二环区域将容纳约500万人。而按照聚居区规划,覆盖人口可达700万余人。在这些聚居区中,有一些同时也是城市副中心,如悦来片区、龙兴片区、西永片区、白市驿片区、陶家片区、龙洲湾片区等。今后市民购物、休闲,不再只限于中央商务区和观音桥、沙坪坝、杨家坪、南坪四个副中心。
聚居区出行是否方便?
轨道线网基本覆盖,还有公交、步道、长途车等交通方式
王岳称,二环区域的21个大型聚居区,今后将被轨道线网覆盖。
根据《总规》,我市轨道里程将由原来的360公里提高到478公里,新增的一百多公里,意味着轨道线网基本覆盖21个大型聚居区,今后住在二环也能乘坐轻轨、地铁出行。
从规划示意图上可以看到,不少聚居区都有3~4条轨道线路经过,还有一些区域进行了轨道线路的远景规划。2020年后,轨道交通还要进一步加密。此外,这些聚居区都是交通聚集地,快速路、高速路、主次干道与轨道一样在加速建设,公交、步行通道、长途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将同步实施,以实现一体化衔接。
居住和就业是否便利?
避免钟摆流动,市民不但住得舒服,还能就近上班
二环21个新大型聚居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居住区。王岳说,大型聚居区是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和“产居结合、配套完善”的原则进行规划的。“产居结合”是指尽量避免居民每天在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远距离钟摆流动,市民既能住得舒服,也能就近上班。比如大学城聚居区和西永微电子园区、蔡家聚居区和水土工业园区、空港聚居区和空港保税区等,就相互连在一起。
此外,去年4月初,市政府就提出建21个聚居区来吸收新增人口,启动的公租房建设正是围绕这21个聚居区布局,目前已有多处公租房陆续竣工交房,这些地方都是未来的聚居区。明年,西彭等区域的公租房将开建,具体地点正在论证中。
聚居区有些什么配套?
每个区域都规划有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体系
重庆是山水之城,21个大型聚居区也把这一特点运用到规划中。每个聚居区都依山傍水,规划有大型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健身场馆、超市、养老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
喜欢骑自行车、登山的市民,今后也有好去处。在龙兴、蔡家、大学城、悦来等地势较为平坦的聚居区,规划有自行车道;在歇马,已自然形成多条登山步道,以后也将利用起来,打造休闲小镇。
大型聚居区蓝图解析(沙坪坝、江北)
记者谈露洁制图郑瀚图片由记者钱波翻拍
西永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区域位置:位于中梁山以西、缙云山以东,处于西永综保区、大学城、铁路物流园之间,距解放碑20公里,距观音桥15公里,距沙坪坝中心区10公里,距大学城和西永综保区各7公里。
面积人口:总用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7万人。
区域定位:以高科技信息、高端生产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轨道交通:区内规划轨道1、7、
重庆21个居住区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