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综述-新闻学
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综述
徐贝勒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谣言。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关于网络谣言的相关论文200 篇,从宏观上分析了学界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重点、研究缺陷及治理策略,笔者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思考,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希望对学界和业界在网络谣言的研究和治理上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网络谣言治理综述
谣言,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而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网络谣言,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美国学者彼德逊和盖斯特于1951 年在《谣言与舆论》一文中给谣言做了定义:“谣言是一种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现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得到广泛的运用,互联网用户也逐年攀升。NIC)2015 年7 月23 日在京发布的《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5 年6 月, 亿人,%,半年新增网民1894 万人。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 年12 %%,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获取和发布信息,这也创造了一个更加利于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
近年来,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些许不法分子凭借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迅速、传播广泛、网络管理的相对滞后等原因制造网络谣言并散布,引起网络社会不安,不少谣言还影响到部分受众的正常生活。
本文梳理了学界关于网络谣言的相关文献中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分析国内在网络谣言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缺陷以及治理措施。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选择了下载次数前200 的文献为样本,展开研究。
一、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研究的重点
谈到网络谣言的产生,笔者认为因素有三——科技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绝不是在某一个单独的原因下产生并传播的,它的产生必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科技因素
由于互联网的包容和开放让众多网民无论文化程度、身份职业、素质高低都能参与其中。网络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接触不同人的舞台,能够很方便的与其他用户产生互动,但网络上不同身份不同素质的人鱼龙混杂,而在各种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中,信息随着传播次数的增加,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给谣言的产生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加之大多数网络用户都是匿名上网,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提供了充分的安全感和神秘感。但是“网络的匿名性很好的隐藏了网络信息交流主体的身份,为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提供一定的‘保护’”,这则纵容部分用户肆无忌惮地散布谣言。
2、社会因素
社会成员对网络谣言的防范意识相对薄弱,遇到突发事件时,官方因证据不足或时机不到等原因拖延真相的公布或怕引起社会恐慌而隐瞒事件的真相,权威信息的相对滞后、权威部门对网络谣言产生的预警能力相对较差。“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环境的变动一旦具有危机性,就会引起社会成员的危机感。认知的局限与误差,对突发事态模糊前景的主观臆断与揣测,对事件梦幻般的联想及捏造一旦符合人们的臆测,谣言便会产生。”
3、心理因素
人们会因为面对未知的事物而发表一些莫须有的言论,

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155 KB
  • 时间2018-01-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