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生态农业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旅游管理
如皋市生态农业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张磊玲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如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长寿文化;劣势在于旅游发展水平、品牌和知名度;机遇在于生态农业旅游迈入快速发展时期,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威胁在于省内江南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较快。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对策,转变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分区,创新旅游产品。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涵义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出的农村特有的土特产品、乡村风光为载体,以农村独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到生态农业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是在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不合理的背景下提出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突破了传统的农业旅游模式,提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道路。自20世纪80年代农业旅游在我国发展以来,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种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得到广大旅游者的认可,生态农业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热点,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挖掘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方式。
(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转变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发展思路,具有广泛的综合效应。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效益。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体,它的快速发展引导生态农业项目的开发,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建立符合生态原则的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因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从整体上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当地政府和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生态农业旅游消除了“农闲”时节,农民不仅有农产品带来的收入,还有发展旅游项目带来的收入。3、社会效益。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促进农村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交流,旅游者对农业、农村、乡土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同时农村居民的价值观、就业观、婚姻观和家庭观等固有观念也发生深刻的变迁。
二、如皋生态农业旅游 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优越
如皋全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属亚热带气候区。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如皋地形相当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微微倾斜,离海较近,使得如皋深受夏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气候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种植业和饲养业的发展,很多物种在这里安家落户。
如皋南临长江,与张家港隔江相望。204国道和沿海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宁通高速公路,317和316省道横跨东西,交通便利。通过江阴长江大桥2个小时内到达苏州、无锡、南京等苏南城市,通过苏通大桥,90分钟可到达上海,距南通兴东机场仅30分钟车程。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外引内联,加强与苏南的联系,接受苏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竞争力较强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形成市场性农业经济。
2、经济基础良好,农业转型升级快
近几年,如皋一直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
如皋市生态农业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