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井田基本概况
第二章: 采区地质概况
第三章: 采区储量及生产能力
第四章: 采区方案设计
第五章: 采煤工艺
第六章: 采区生产系统
第七章: 采区施工设计
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九章: 技术经济指标
需图纸,QQ153893706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区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1地理位置
四矿位于河南平顶山矿区西部,平顶山市西北郊约5km,为平煤集团总公司的主干矿井之一。行政区划隶属平顶山市管辖,主井地理坐标东径113°13′26″,北纬33°47′03″。
图1 -1 四矿交通位置图
2 、范围
四矿主要开采己煤段煤层中的己15,己16-17煤层,现确定的边界如下:
北部:以-800m底板等高线为界。东部:与三矿相接,。南部止于各煤层露头风氧化带。西部:与十一矿毗邻。
3、交通条件
井田东部和西部分别有京广、焦枝两条铁路干线穿过;东南距孟(庙)宝(丰)铁路线上的平顶山火车站9km,该站向东70km与京广铁路孟庙火车站相接;向西与宝丰火车站约28km与焦枝线相接。矿区专用铁路通过矿口与国铁接轨。公路四通八达,向北经襄城可分别至许昌、禹县、新郑、郑州;向北西经郟县至临汝、洛阳;往西经宝丰至鲁山,向南可通往叶县、舞阳、南阳等地,交通极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平顶山煤田地处汝河以南、沙河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带。北部主要由二迭纪平顶山砂岩组成的低山,自西向东有红石山、龙山、擂鼓台、落凫山、平顶山、马棚山等,为地表分水岭,最高点擂鼓台标高+,龙山+;南部主要由震旦纪片岩和片麻岩及寒武纪灰岩组成走向西北的丘陵山地,有蝎子山、芦山和九里山,海拔+150~158m。井田位于低山丘陵的槽形谷地之间,为一北高南低的倾斜平原。标高+90~130m。
2河流
沙河位于井田外南部,流向东南,属淮河水系,河床宽阔坡度平缓,最大流量3300m3/s;。西南部的白龟山水库为本区最大的地表蓄水体,;南部湛河呈东西向从井田南部煤层露头带经过。红旗渠自井营经九矿流入井田,为一农田灌溉水渠,此外井田内发育有多条南北向季节性冲沟,雨后洪水汇入湛河向东排泄。
3 矿区气候条件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1996年7月19日),最低气温-℃(1955年1月3日),℃,冰冻期一般为11月到次年3月。(1964),(1966),,月最大降雨量366mm(1971年6月),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约占年降雨量的50%。(1959),(1964),月最大蒸发量408mm(1959年7月),(1957年1月)。
,平均相对湿度67%,最大冻土深度
14mm(1977年1月30日)。
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4m/s,。
4水源电源
井田内第三、第四系含水量相对比较丰富,可作为矿井供水水源。平顶山各矿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以白龟山水库和沙河古河床为取水水源。但由于水量有限,先后在二矿、五矿和七矿建立水厂,对矿坑排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三个矿共计理水量达5万m3/h,经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矿目前以本矿矿井排水为供水水源,主要来源于寒武纪、石炭纪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取水量800~1500m3/h,~。水质类型为HC03-CaMg型,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及生活用水国家标准。除供本矿工业及生活用水之外,部分供六矿用水,并将为九矿电厂提供用水。目前,供水水仓容量8500m3,二期改造后可达15000m3。
矿区内现有平顶山电厂,,供本区工农业用电。
矿区里有五矿变电所,永久电源由平顶山220kV变电站供给。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一、井田地形及煤系地层概述
区内老地层在湛河以南,含煤地层在湛河以北的沟谷中有零星出露。低山丘陵主要由二叠系石千蜂组砂岩和平顶山砂岩组成。其余均为第四系覆盖,露头稀少。根据1:5000的地质填图和钻探工程揭露,地层从老到新主要为: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二、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含煤地层厚556-1090m,平均为796m,含煤21~56层,其中有可采和局部煤层。根据岩性分为八个煤段,可采煤层以己煤段为主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平煤四矿综采区初步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