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全域—体发展-社会科学论文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全域—体发展
崔猛张荣颜华生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要求。下阶段农村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改革发展“稳”的基础、“进”的支撑、“好”的标志。南京市作为都市型省会,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切实“行统筹兼顾之策、聚改革创新之力、谋转型提质之变、创民生福祉之优”,努力走出一条南京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对于促进全市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农村改革;一体发展;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常住人口比例占全省的10%,,如此紧张的人地矛盾,这就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高度重视农业,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定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一,严守耕地红线。随着南京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加快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呈刚性增长态势,粮食生产保供责任重大。一是保粮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等,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住,把粮田控制住。二是保产量。通过运用科技成果、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建设更多旱涝保收高标准粮田,增加单产,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保效益。通过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利用水稻生产的生态补偿作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农民增收与粮食增产同步。
第二,力保饭碗安全。南京作为主销区,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全市发展大计、社会稳定。目前,全市粮食、蔬菜自给率在40%左右,猪肉在30%,鸡蛋在10%左右,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加强日常储备,对保证全市800万居民、特别是400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供应非常重要。应充分发挥南京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借助南京都市圈,加强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保证主要农产品供应渠道畅通,强化特殊情况下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进一步提升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水平,建立更为严格的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可追溯制度,加快构建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把住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重要关口,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管理体系,用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督、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第三,发展高端农业。围绕新兴产业方向,大力发展生物农业,重点增强生物农业园区产业承接能力,大力扶持生物种业、生物制品、生物食品、生物质能源等产业项目,培育、引进一批生物农业先锋企业,鼓励、推进一批生物农业企业上市。要围绕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行园区化建设、公司化运作、合作化生产,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现代装备,积极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加快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农机化、信息化水平。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围绕制约郊区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把握好时机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全域—体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