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讲故事的技巧(教师口语)
故事,是通过生动、曲折而完整的情节,通俗而形象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它具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够感染人,因此深受大众喜欢。故事的种类很多,从内容来看,有日常生活故事、战斗故事、侦破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科学故事等。
讲故事,是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将故事材料描述给别人听,它是口语的独白形式之一,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是语言训练的一种载体,也是教师口语中需具备的一种口语能力。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或幼儿园教师,利用讲故事这种形式,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对于师范生来说,学会讲故事不仅能为将来作好准备,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运用普通话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一、讲故事的特征
(一)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讲故事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讲故事的人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告诉听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听故事的人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受到教益,获得知识。
(二)“话”、“表”兼用,声情并茂
“话”是有声语言的表达,“表”是态势语表情。“话”与“表”协调配合,讲述则声情并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听众的听觉与视觉同时被吸引,从而受到感染。
(三)叙述和描述为主,间以议论和解说
讲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经历完整地讲述出来,主要运用叙述和描述的表达方式。叙述时把环境、情节、人物关系交代清楚;描述时正确表达感情倾向。有时,为了揭示故事的意义和表达讲述者的思想观点,提高听众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讲故事时也可间以议论和解说。
二、讲故事的类型
讲故事须凭通俗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绘声绘色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在一定程度上跟我国评书相似。借鉴我国评书的讲述方式,讲故事也可有“文讲”和“武讲”之分。
(一)文讲
“文讲”动作幅度小,语调适中,表情含蓄,情感传递丝丝入扣。这种讲法适用于日常生活故事、神话故事、民间爱情故事等,适用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
(二)武讲
“武讲”的表情、动作适度夸张,语气、语调变化较大,并有鲜明的拟声造型等。这种讲法适用于战斗故事、侦破故事、历史故事等,适用对象为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小朋友。
三、讲故事的技巧
讲故事要达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效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把握如下技巧。
(一)准备过程的技巧
即便是口语基本功好的人,如果在正式讲故事之前没有作好充分准备,也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讲的故事生硬、不合口味;在讲故事中出现结巴,前言不搭后语或者因顾着说情节而表
情呆滞,缺乏必要的手势动作,模仿不自然,甚至中途停顿讲不下去等。这都是讲前准备不充分的结果。
如何作好讲前准备呢?
1、选好故事
要讲好故事,首先要选好故事材料。故事的选择一般需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在什么语境讲,跟谁讲,为什么讲,可以用多少时间讲,等等。这些要素会帮助我们确定故事选择的方向或者创作的路径。具体来说,选材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为什么讲——看目的。讲故事必须配合教育目的。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选英雄模范故事;宣传好人好事,就选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要传授科学知识,就选
(2)什么语境讲——看场合。如课前调动课堂气氛,只宜讲“微型故事”,课上组织班团活动,就可根据活动主题讲述情节曲折、一波三折的“长篇故事”。
(
讲故事的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