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讲 家庭过程幻灯片.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讲家庭过程
家庭过程,一般是指从缔结婚姻、组成家庭开始,到随着配偶一方或双方的死亡,家庭自然解体的整个过程。
一、配偶选择
(一)择偶和择偶标准
1、择偶
所谓“择偶”,就是以缔结婚姻、组织家庭为目的的男女两性相互选择的行为。
择偶行为的特点:
择偶是双方的互动;
择偶要求具有功利性;
择偶中对“门当户对”的强调;
择偶标准会随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主导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择偶与恋爱
恋爱是异性间以交流相互的爱慕情感为目的的互动。在现代社会中,择偶过程与恋爱越来越密不可分。恋爱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恋爱的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许多因素。恋爱的进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爱情的萌动
试探和表达
热恋
平和恋爱期
进入婚姻准备或分手
对爱情的描述
浪漫爱情和现实爱情
爱情三元论:亲密行为、激情、承诺
爱情的类型:游戏式爱情;实用式爱情、激情式爱情、占有式爱情、友谊式爱情、奉献式爱情。
爱情起源的理论
进化论
学习论
社会学论
精神性爱论
生化论
依附论
1、社会生物学解释
男人和女人选择对方成为伴侣是基于想生下最有生存能力的后代这一内在关注。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作为儿童时期恋母情节或者恋父情节的延续,儿子或女儿会通过选择与父母类似的伴侣的方法来模仿同性别父母。
3、需求互补理论
人们在选择配偶时倾向于以互补需要为基础进行相互选择。
4、同质性理论
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这些相似性特点可能是生理的、社会的、人格心理的。其中价值观的相似对择偶的影响更为重要。
依据这一理论,传统择偶规则“门当户对”的合理性就可以得到解释。
5、交换理论
强调伴侣选择是基于谁以最低成本提供了最好回报的过程。
6、择偶梯度理论
丈夫通常会在年龄、教育程度、职业阶层、薪金收入方面比妻子更高,即“男高女低”模式。
7、角色理论
人倾向于按照社会、亚文化和家庭的规定来对角色提出期待。这里的角色就是指适合于某种既定地位——丈夫、妻子、男性、女性等一套社会期望。可能结婚的夫妇是具有相似的角色界定和期待的男女。
8、序列理论
虽然某些单一因素在婚姻过程中被强调的很多,但婚姻活动实际上是按照一系列可变的标准、阶段或模式为导向的,择偶过程是依据互动的系列因素。可以归为序列理论的主要有三种:“过虑”理论,“刺激——价值——角色”理论。

第四讲 家庭过程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hong1
  • 文件大小217 KB
  • 时间2018-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