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疯癫与文明》看福柯的怀疑主义.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疯癫与文明》看福柯的怀疑主义
郑礼肖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怀疑主义是福柯思想的深层特质。这种怀疑主义更多地体现在福柯对边缘群体生存境遇的关注与分析上。在其成名作《疯癫与文明》中, 福柯将“疯癫”一词作为研究对象, 从考察疯癫的内涵出发, 梳理了疯癫史, 将疯癫的形式区分为文艺复兴时期自在的流浪生活、古典时期的禁闭生活以及现代时期精神病院中的沉默生活, 指出了理性对于疯癫的压制, 揭示出疯癫者这一边缘群体长期受社会压制的事实。在福柯看来, 正是理性的独断性、至上性造就了同一性、消灭了多样性, 使得疯癫者长期遭受不公正对待。作为西方理性思想的怀疑者, 福柯从理性的边界出发, 以理性对疯癫的压迫史为论述主线, 指出理性主宰下的行为不但是一种非正义的排斥行为, 而且将整个现代社会打造为“大铁笼”, 一切不符合理性原则的事物都被禁锢了起来。福柯透过疯癫与理性的关系, 进一步认识到现代西方社会的虚伪性, 指证了现代西方社会制度及其知识基础的不合理性。基于以上的认识以及长期坚持的对边缘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 福柯最终得出被理性长期压制的疯癫才是更为本真的生活状态的结论。这种疯癫并不是社会发展中的负面因素, 而是代表了一种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在现存社会中不被广泛认可, 但都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从更深层次上讲, 这种疯癫展现了人的原始生存状态, 是没有或者较少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本真活动, 因而反映了个体生命的纯真。福柯通过对疯癫真谛的揭示, 还原出长期被理性遮蔽的那部分自然秩序, 完成了对理性的怀疑与否定。
关键词:
怀疑主义; 疯癫; 理性; 文明;
作者简介:郑礼肖(1991-) , 男, 江西上饶人, 硕士研究生,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2017-07-17
Received: 2017-07-17
叛逆与挑战是福柯思想理论的深层特质, “离经叛道”与难以归类性是福柯的突出形象, 这些特点使得福柯成为批评理论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福柯的作品中, 最令人感兴趣和最易引发持续性思考的便是福柯的怀疑主义[1]5。福柯始终关注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 并首先通过怀疑的方式, 用他那近似禅宗的方式将所要论述的主题推向极致, 包括使用激进地反转和批评那些被通常理解为常识的知识, 颠覆了我们原本理论框架中存在的认知概念。疯癫与理性的关系是福柯怀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柯并没有简单地接受这样的一个常识, 即出于避免自己或者他人受到伤害的考虑, 理性者需要将那些被认为是精神失常的人看管起来, 而是通过关注疯癫的概念在理性建构中所发挥的本质作用, 为疯癫者争取权利。从分析疯癫与理性的关系着手, 有助于透视福柯的怀疑主义思想以及西方主流理性思想的实质。
一、怀疑的发端:疯癫的发展史探究
在《疯癫与文明》中, 针对人们普遍将疯癫看作是某种自然现象或者疾病的观点, 福柯产生了质疑, 并在书中将情感体验与史学研究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揭示出疯癫的历史生成过程及其内涵, 从而得出疯癫是一种文明现象、文明产物的结论, 颠覆了西方社会对于疯癫的传统认识。在考察疯癫史的过程

从《疯癫与文明》看福柯的怀疑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