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朱永新市长的书已经读过N本了,最喜欢的还是《我的教育理想》,也许理想最能鼓动人心吧,写在新教育的边上。之所以列《写在新教育的边上》为题,是因为本人也要发一些边缘的感叹。
对于教育书籍,我最热衷的还是教育实践类的书,毕竟只是一个一线教师,关注实践就是关注工作。而在《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我看到了一些自己所并不熟知的事物。首先是看到了朱市长的忙碌而丰富的生活,然而最多的还是看到了作为一个“官员”的思考角度。我始终想,朱如果只是一个教育家而非市长,会否还有今天的盛名?是不是作为一个市长,有这样开阔而深度的教育胸径是一件“稀罕”的事情?我们都希望每一个行政高官有长远的目光博大的胸怀丰厚的学识,因为他们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发出这样的感叹,是想到过往在网络上和一些同行的交流,她们的状况一直是让我心难安。有很多地方的幼儿园从孩子读小班开始就学拼音写数字,大班就开始念一年级课程,孩子们每天都有一些写写算算的回家作业,幼教之友《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起初听到这些状况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我的身边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怎么可以有这样堂而皇之的反教育规律的行为?而更惊讶的是当有的老师想实施自己的理想教育时,竟招致下岗的厄运。对比之下,我不能不感到幸福。相较于我们吴江的幼教,毕竟一直在努力遵循科学的方式,努力学习前沿的教育发展,而且也一直很鼓励教师的教育探索。
今天读了这本《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我豁然明白,教育的命运并不都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更不会掌握在学生的手里,而更多是掌握在行政者的手里。行政者的意识,对于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一个地方、一所学校的教育命运。
生发这样的理解和感叹是多余的。如果教育是那条运河的话,我只是那最小的虾米,然而我至少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游动的世界。这是我的幸运。有一天,我希望我的同行都像我一样幸运。因为,没有我们的幸运,也不会有孩子们的幸福。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2 第2篇给女儿打精神污染疫苗
〖预览〗暗香让人醉女儿再过三天就要回来了,今天早晨和女儿打完了电话,心里真是亮快了许多。朋友们都说我这几天是过节,因为没有人管了,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他们不知道,女儿不在身边,我真的好寂寞啊,每天回到家里,看着空荡荡的家,没有了女儿银铃般的笑声,没有了女儿一刻不停的闹,这种安静让人好难受啊。电视上仍然演着爱情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而那些艺术家们,则乐于把他们提炼出来,经过加工,再送到观众面前。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品味爱情的机会。可是,现在的艺术家们,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想尽了办法,当然他们不会放过人们最热衷的恋人间的亲热。这样一来,我们便随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人,相拥相吻,甚至也会出现床上的戏。这些镜头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已经没有了什么刺激,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