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学基础
放射治疗学基础
Physical Basis of Radiotherapy
掌握内容:放射治疗的临床计量学原则和高能X射线、Co60γ射线、高能电子线的物理特性以及等剂量曲线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内容:核物理基础,电离辐射的相互作用及人体曲面、不均匀组织的修正和辐射防护特点。
了解内容:电离辐射的剂量量度、测量及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第一节核物理基础
一、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Proton;P)、
中子(Neutron;N)组成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Nucleon)。
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核内的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用符号Z表示;
核内质子和中子数之和即原子质量数,用A表示。
目前通常用AX表示各种核素。
z
二、原子核能级
原子核具有一定的能量。
最低能量状态,即“基态”;
原子核获能,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为激发态。
当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回到基态时,以释放γ光子的形式辐射能量,称为轫致辐射。
三、放射性核素
核素:稳定性核素、不稳定核素(放射性核素)
把核外电子数(z)相同,质量数不同(A)。
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下面是六种不同的核素
123I, 125I, 127I, 131I, 99mTc, 99Tc
放射性核素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同时自发地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为“核衰变”。
四、核衰变方式
衰变是放射性核素的一种属性,衰变必然伴随着放射。
5种衰变方式: α衰变、β─衰变、β╋衰变、电子捕获、γ衰变和内转换。
衰变过程中可产生3种射线: α射线、β─射线、β╋射线、γ射线。
核衰变时放射出α粒子的衰变。
AZX--A-4Z-2Y+42He+Q
1、α衰变
α粒子实质上是He原子核
α衰变发生在原子序数大于82的重元素核素
α粒子的速度约为光速的1/10,即2万km/s,2s绕地球1周。
在空气中的射程约为3-8cm,-。
因其质量大,射程短,穿透力弱,一张纸即可阻挡
但α粒子的电离能力很强。
α粒子特性:
放射治疗技术第二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