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视角下的绿色发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视角下的绿色发展
盛红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绿色发展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绿色发展蕴含了人类与自然相统一的要求;自然界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 符合自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人类对自然开发过程中需要科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同时尊重自然规律的要求。走绿色发展之路,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要求, 表明了以人为本的伦理向度。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 以人为本; 主观能动性;
作者简介:盛红(1991—) , 女, 安徽铜陵人,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马克思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7-07-05
Received: 2017-07-05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精髓,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提出, 人的改变和自然的改变具有内在统一性。实践观是一种关照世界的哲学观和方法论, 不仅包括人们对于实践本身的认识反思, 也包括人们用实践的观点对于自身与社会发展关系等的认识。[1]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是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现实的、具体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 走绿色发展道路才是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绿色发展要求在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 以人为本, 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讨论研究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进行绿色发展, 就全面治理大气污染、减少企业排污和重视噪音污染进行提案。走绿色发展之路,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要求, 表明了以人为本的伦理向度, 是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自然发展以人为本, 自然开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及尊重自然规律,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重要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解读绿色发展, 为绿色发展寻找学理性支撑。
一、绿色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相统一, 体现科学实践观主客体相统一的维度
绿色发展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应有之义。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 绿色生态发展一直是我党关心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进一步将绿色发展确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据。
绿色发展体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要求, 是科学实践观的具体呈现。科学的实践观要求行为主体人和现实客体物在实践中介的作用下相统一, 绿色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中介。在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思辨性和客观自然的物质性达到相统一, 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目的。
首先, 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 “自然界就他本身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 人靠自然界来生活”[2](P95)。其次, 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 人和自然相互

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视角下的绿色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8-01-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