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安全过冬
安全过冬
提前预防才是良策!
防寒保暖
老年人必须随时注意防寒保暖,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着凉, 防止感冒。尤其不要忘记注意足部的保暖。因为早在魏晋时代,著名医学家葛洪就在《抱朴子》中提出了“足宜常暖”的主张。现代中医也研究证实,人体足部有许多穴位,是内外环境的通道。寒冷刺激可通过这些穴位影响肌肉、骨骼和内脏的功能,使人致病。
除了足部,颈部也是人体的“要塞”,颈部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颈椎上有大椎穴、风池穴,还有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因此冬天除了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外,也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如果我们出门就一定要全副武装,戴好围巾、帽子、手套,还有口罩,做好万全的保暖措施。
定时通风
在冬季,人们为了御寒而将门、窗紧闭起来,再加上取暖设施的使用,致使室内的空气干燥、污浊,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内温度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整洁、湿度适中、每天早晚开窗通风至少半小时,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样也降低了传染病媒的浓度和数目,可以让我们减少被传染的机会。冬季正确的取暖方法是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摄氏度,局部取暖不要超过10分钟。
适当运动
由于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而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染上传染病。适当加强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采用免疫疗法或注射疫苗。
合理膳食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在冬季应以温、补膳食为主, 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干搭配、荤素夹杂,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能力。要避免或少吃凉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因为餐后血脂增高、血黏稠度增高、血小板粘附性增强,会导致局部血流变慢,血小板易聚集而形成血栓,从而阻塞冠状动脉血管,导致心梗、脑梗。有慢性消化道疾病并且长期服药的病人,要减少空腹用药对消化道的刺激。
冬天气候干燥,会让鼻腔、嘴唇、口腔黏膜和皮肤在这个时节显得太干燥,而频频出状况。例如有人因为鼻黏膜太干燥而常流鼻血,或鼻腔附著很多鼻屎导致鼻塞。
冬天燥咳的人也特别多,主要的症状是喉咙很干燥,怎么喝水都解不了渴,气管里的痰黏得像胶水,有时候喉咙气管一痒起来会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因此,要特别注意黏膜皮肤的保湿,除了多喝水外,咖啡、茶叶等利尿的食物,尽量少吃。此外,滋阴类的中药,或是带有酸味的蔬菜水果,也可以达到身体保湿的效果,如柠檬汁、桑椹汁、酸梅汁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老年人如何安全过冬[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