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广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业主:广宗县浩曙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范俊娥
企业类型:民营
4、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建设地址:
(1)在广宗县刁家营、北苏村、张固寨建设甘薯优良新品种原种、原原种繁育基地1133亩(刁家营原种扩繁基地800亩,北苏村原种扩繁基地217亩,张固寨育苗育苗基地106亩、脱毒中心10亩)。
(2)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广宗县推广无公害甘薯原料生产基地10000亩,年收购加工鲜薯3万吨;
(3)建甘薯储藏保鲜及贸易物流中心,占地40亩,地下建年储藏甘薯500万公斤的特大型甘薯储藏保鲜窖一座,上面建甘薯物流贸易市场。
(4)在广宗县北塘疃乡,建成年产甘薯全粉、粉条、薯片等系列产品5万吨加工基地。
(5)办公楼一栋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公司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两部分建设投资。
(1)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38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620万元。
(2) 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投资总额15000万元。由于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无偿拨款农业产业化资金3000万元。其余资金由企业自筹。
6、项目建设计划:
(1)公司原料基地建设:项目建设2年(2015-2016);
(2)加工基地建设:分两期建设期,第一期2015年建设,2016年初投产,第二期2016年建设,2016年底达到本项目设计加工能力。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及国家制定的其他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规定等。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
2、编制原则
(1)市场原则。从产品方案到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设计等,都充分考虑市场结构和水平,把市场原则贯穿于整个过程。
(2)技术先进、实用性原则。采用现代加工高新技术,使产品的科技含量达到,在应用先进技术时,充分考虑技术的实用性,特别是在成本上的可行性,使技术使用的边际成本达到最小化。
(3)系统原则。在空间、时间上合理安排原料供应、加工、销售之间的关系,实现微观资源配置优化。
(4)环保、安全、卫生原则。把环境、安全和卫生上升为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以对待。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排放物按照国家环保质量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零废物排放。
(5)效益原则。把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3、研究范围
本报告研究内容涉及“广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整体规划,包括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建设规划、甘薯生产与加工技术、投资及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并重点对甘薯品种试验、高产优质栽培和甘薯系列食品深度加工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原料基地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选择鲜薯干物质含量29%以上的甘薯品种作原料品种,通过高产栽培技术的贯彻应用,鲜薯亩产量达到3吨左右。
2、原料数量要求
建立甘薯原料基地1万亩,为企业提供加工鲜薯3万吨。
3、项目加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本项目生产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天然、营养、健康。
(2)甘薯全粉:水分≤%,淀粉≥%,总糖≤%。产品得率:22%。
(3)采用新工艺,利用原料粉碎后分离的桨汁提取甘薯蛋白、甘薯色素,、8kg甘薯蛋白。
(4)甘薯休闲食品:水分≤%、总糖≤%、油脂≤%。
(5)红薯片:经过加热烘干即可制成,产品得率:22%。
主要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以广宗县浩曙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企业,联合产区农户建立甘薯原种扩繁育苗基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以及物流贸易中心,带动广大农民种植甘薯,形成甘薯产业化经营模式。
(1)规划的甘薯种植基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建设条件良好。
(2)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能取得较好的财务收益。项目达到设计产量后,%,。
(3)项目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带动当地农民种植甘薯1万亩,。每年能上缴国家和地方税收 。
经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表明,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地方经济发展,项目技术可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资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良好。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提出的背景
1、甘薯特点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
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