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存在可传承、融合、借鉴的诸多方面。因此,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克服和改进落后传统文化,让党建工作有广泛的思想基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持久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县级电网企业党的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水平。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她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今天的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注重对人的培养,满足人的合理要求,为人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儒家文化中“仁”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所谓“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尊重人,爱护人,礼待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这种以“仁”为中心的文化道德修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观念。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的对象是人,既包括党员,也包括一般员工,儒家文化中的“仁”与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以人为本”同层同类,一脉相承。“人”与“仁”的最佳融合,才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才能使党建工作落在实处。
2、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统一,不仅注重自然的和谐,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注重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要正身、自律,以礼待人。缔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际关系,常存“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同理,县级电网企业要以“和”为贵,党建工作更要以“和”为贵,只有真正构建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才能在县级电网企业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企业与政府、客户之间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传统仁爱精神,构建企业和谐的团队及和谐发展的环境。
3、义利并举的企业价值观。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人和义利并重的特点。强调要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可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弘扬的都是一种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就是要弘扬这种价值观念,教化、引导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形成并认同企业价值的共同评价标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是一种“完善”的象征。所谓“中”,指的是事物的“度”,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是指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中庸”精神就是适度的把握,按照适中的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要坚定“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总目标,坚定“融入中心、服务中心、发展中心”的工作定位不动摇,融合“中庸”精神,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积极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带有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有消极和不合理的东西。因此,县级电网企业党建工作,在传承、融合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面临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正确处理好传承与挑战的关系。
。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道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与道德转换,道德不再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道德水准也不再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唯一标准,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任务,从县级电网企业来讲,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营利为目的。而党建工作则是虚的,由此造成党建工作上重下轻现象,党委重视,基层忽视、党员漠视。这就需我们在党建工作中举轻若重,化“虚”为“实”,以党建促经济。
2、应对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挑战。传统文化受宗法制度影响和制约,带有较重的宗教人情色彩,形成了一种以压抑人的个性、否定个体独立意志为主要特征的家庭本位和皇权主义。在这种重视自律和利他的人生理想中,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被忽略了,自
欧美歌手阿黛尔ADELE英文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