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文体活动队伍建设较好。
我区现有各类文体活动队伍20余个,有合唱团、民乐队、京剧票友、太极拳、秧歌等,每年坚持开展各类日常文体活动累计达四个月左右的活动团体有15个左右,这些团体60%集中在新村和万宝两地,其中业余文化骨干达百余人。
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来促进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依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及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我区先后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有:社区文化大赛、家庭文化大赛、“商行杯”、“央行杯”、“建设杯”、“油城杯”、风筝放飞赛、中小学生歌舞表演赛、“大庆之冬”和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参与群众广泛,自2002年以来,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累计达136场次。通过这些活动,文化活动队伍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先后在全国及省市群众文化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如富强街道“夕阳红”秧歌队在全国社区秧歌大赛中获二等奖,XX街道新星社区秧歌队获省广场秧歌大赛第一名,会战街道团结社区秧歌队获省秧歌大赛三等奖,XX街道秧歌队获“英霞杯”秧歌歌舞大赛第二名;还有五线谱合唱团、金太阳合唱团、大雁戏楼二人转,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均获得较好的成绩。除取得上述佳绩外,我区近几年在全市的活动中还获得了多个个人奖项,其中6个特等奖,64个一等奖,125个三等奖;区文体服务中心多次在全市评为最佳单位组织奖。
挖掘辖区内现有的闲置设施,为区文化事业建设工作发挥作用。
我区辖区内的二级企事业单位有40多个,有些设施和场馆由于种种原因或闲置,或关闭。通过调查,与相关单位协商,着重对那些居住人口比较集中,又缺少必要的文化活动条件的地点进行了资源整合,来重新对居民开放。通过这样一种思路,几年来,先后为XX街道、XX街道、富强街道、铁人街道、春蕾牧场配备了4个小型的阅览室、1个娱乐活动室,图书总计达6000千余册,音响器材金额达2万多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资金是从市文化局争取来的。
文化市场经济较为繁荣。借助中心区的地缘优势,我区文化市场基本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经营档次高、场所分布广、门类品种全的特点,市场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截止目前,我区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28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80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49家,出版物零售经营单位80家,网吧105家,电子游戏场所20家,电影院3家,剧场3家。文化场所总量占到全市三分之一以上,每年上缴利税200余万元。
“三普”工作取得成效
普查队员深入社区,走访群众,查阅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新线索,严格按照普查的技术要求,对所采文物点进行了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调查、记录、摄影、测量、GPS卫星定位、编录等工作,准确记录了每处文物点的情况,全面掌握了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编录了普查文物点的第三次全表等各类普查表格。截至目前,共普查文物34项,其中复查13项、新发现21项、消失1项。在普查中,拍摄图片资料100余张,绘制区位图、平面图20余幅,并做到了图纸完整规范,照片准确反映文物的位置、环境、本体及结构特征。填写文物普查登记表30余
用水审计制度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