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
——生技081 徐娜
1
青霉素简介
发现
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
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
青霉素合成及调控
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的调控
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
菌种
发酵工艺流程
培养基
发酵培养控制
下游操作
2
青霉素简介
3
青霉素的发现
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
4
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青霉素是含有青霉素母核的多种化合物的总称,青霉素发酵液中至少含有5种以上的不同的青霉素:青霉素F、青霉素X、青霉素K及二氢青霉素F等。
青霉素分子结构球棍模型
5
噻唑环
β-内酰胺环
6-氨基青霉烷酸
6
青霉素的理化性质
青霉素本身为一元酸,可与钾、钠、镁、钙、铝和铵等化合成盐类。
易溶于水,游离酸易溶于醇、酮、醚、酯等一般有机溶剂。
游离酸或盐类的水溶液均不稳定,极易失去抗菌效力。
不耐热,一般保存于冰箱中,但青霉素盐的结晶纯品,在干燥条件下可于室温保存数年。
青霉素的抗菌效力与其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有关。
7
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
青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螺旋体及放线菌也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萄球菌传染症如脑膜炎、化脓炎、骨髓炎等,溶血性链球菌传染症如腹膜炎、产褥热,以及肺炎、淋病、梅毒和炭疽等。
8
青霉素合成及调控
9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
10
发酵工程 青霉素的制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