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万福桥惨案
历史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11月15日的第十军军团扩大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11月22日,松井石根致电多田骏:“为了尽快解决事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其上海派遣军随即由常州、丹阳、江阴地区出发,主力沿沪宁铁路和丹阳、句容至南京的公路向南京进击,一部攻占镇江后北渡长江向扬州、六合、水口镇地区侵犯. 1937年的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侵略军入城之后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因此12月13日这一天也成为南京人民以及全中的一个国耻之日。
与此同时,战火很快烧到地处长江北岸的扬州。1937年12月14日,扬州沦陷;16日,日军占领江都、仪征;1939年10月2日,高邮、宝应相继沦陷;1941年1月15日,驻泰州国民党李长江部公开投敌,泰州沦入敌手。
随着扬州所属各县县城的沦陷,一场由日军侵略带来的灾难,便降临到扬州人民的头上。扬州各地沦陷前,为配合陆军地面占领,日军频频派出飞机轰炸扬州城乡。1937年7月至10月,日军三次对高邮城乡轰炸,炸死平民500多人;1939年8月至11月,日军7次轰炸宝应城乡,炸死40多人。日军占领扬州后,数次杀害手无寸铁的群众,其中一次屠杀近百人的惨案就有10多起。
1937年12月15日,日军在万福桥附近烧杀抢掠,以活人作枪靶,两天屠杀百姓100多名;17日凌晨,300多名民夫和100多名群众在万福桥被日军机枪扫射,400多人遇害,这就是有名的“万福桥惨案”。12月27日,扬州天宁寺中40多名伤兵被日军一个个用刺刀捅死,寺中4名照料伤兵的和尚也惨遭敌手。日军占领江都县城后,见人就杀,江都河北共1000多人,除500人在沦陷前出逃外,留下的500多人大多死于此难。1938年2月7日,一个鬼子下乡找“花姑娘”,被愤怒的群众打死,日军报复一下子杀死群众48人,并放火烧了500多户民宅,使2000多人无家可归。8月14日,100多日军践踏湾头镇,200多名平民在庙里被日军烧死。日军占领高邮城的当天,枪杀居民500余人。1940年5月1日,日军扫荡高邮界首农村,姚家沟29户人家有32人惨遭杀戮,姚家沟青壮年几被杀尽,变成了“寡妇圩”。在制造一系列屠杀事件的同时,日军实行“三光”政策,肆意凌辱残害妇女,手段令人发指。日军占领扬州8年之久,日本侵略者在扬州人民面前犯下的罪行和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心灵创伤,是永远抹不掉的。
各类惨案概况
万福闸位于扬州市区东郊,风凰、新河、壁虎三条河道汇流处的廖家沟上,是淮河入江的主要控制工程。是扬州市区至江都的两条重要通道之一,在宁通高速公路未建成通车前是扬州市区至江都的唯一通道,是联系江都与扬州的枢纽,地位十分重要。
万福闸
万福桥惨案概况
1937年12月12日夜至13日晨,日军第11师步兵第10旅团由少将旅长天谷直次郎率领,乘日舰在扬州十五圩登陆,想在天亮前占领扬州城。日军刚上岸还未辨清方向,就遭到东北军著名爱国将领常恩多率领的国民军111师666团2、3营官兵的伏击,中国军队在施桥、邓庄、陈庄一带浴血奋战。战斗一直持续到14日中午,血肉模糊的日军尸体像麦子一样堆遍了一马平川的扬州城南的旷野。14日,扬州城沦陷后,111师在江都昭关又两次阻击日军北进。
日军伤亡惨重,急于寻找中国军人报复,又急于打通扬州至邵伯的通道,于是在仙女庙附近安营,这就需要大批的人来运送军需物资。日军入城后,大肆烧杀淫掠,扬州百姓吓得不敢出门,日军很难抓到大批身强力壮的民夫,便想出了一个诡计,12月16日晚和夜间放火,烧世界书局(在教场附近)、敦吉当铺(在石碑楼)、邮政局(在十三湾对过),引诱民间慈济救火会的青壮年出来,在他们挑水救火途中抓了80多人。 17日晨,日军在城内抓了民夫200多人,在五台山渡口过浮桥,又经湾头过河到仙女庙,在沿途村庄又抓获民夫200多人。当日下午2点多钟,民夫到达仙女庙顺允楼后卸货,卸完货后,日军散发路条让民夫回家。返回途中,意想不到的惨案发生了。民夫走到江家桥时,日军让民夫排成两队往回走,走到头道桥,日军把发给民夫的路条撕得粉碎;到了万福桥,民夫再次遭到日军盘查,队伍排成两队,排在南边的七八十人被释放,排在北边的400多人受两头机枪扫射,除卞广福跳到河里逃生外,其余全部遇难。
具体经过
12月14日,日本鬼子侵占扬州城。他们疯狂地烧杀抢掠
万福桥惨案.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