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 水是生命之源,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重要中介,是地球表面生物体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水源主要存在于海洋,河湖,冰川雪山等区域。它们通过大气运动等形式得到更新。人体内水占65%,成人日需2-3L地球表面70%为水覆盖,储水17亿km3%,3600万km3我国人均2380m3分布不均70%人口未能饮用安全卫生的水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1
地球上的淡水总量仅为3500多万km3,且分布不均匀。
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世界前几名依次是:
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印度。
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中国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
我均地表水资源为127115亿m3,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m3,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全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
2
3
一、水资源及水的卫生学意义(一)水资源及其特征
降水:指雨、雪、雹水。
(1)水质较好;
(2)水量不稳定;
(3)矿化度低。
4
地表水是降水在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泊水、塘水、水库水。
5
中国大小河流总长度约42万公里,河川径流总量27115亿立方米。
,总储水量约为29640亿立方米,。
中方公里以上的有2800余个,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1个。
中原最为集中,形成中国两大稠密湖区。
6
(1)江河水的卫生学特征:
①污染机会多;
②浑浊度大;
③细菌含量多;
④水质较软;
⑤溶解氧含量大于地下水;
⑥稀释和自净能力强。
7
(2)湖泊水的卫生学特征:
①.流速慢,浑浊度小,感官性状较江河水好;
②.细菌含量较江河水少,水质较软;
③.自净能力较江河水差。
(3)坑塘水的卫生学特征:
死水,水量小,较脏。
8
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是由于降水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地面以下而形成。地层是由透水性不同的粘土、砂石、岩石等构成。透水层是由颗粒较大的砂、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不透水层则由颗粒细小致密的粘土层和岩石层构成。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泉水
9
地层含水情况示意图
1、不透水层 2、浅层地下水 3、不承压的深层地下水
4、承压的深层地下水 5、浅井(由浅层地下水补给)
6、深井(由不承压的深层地下水补给)
7、自流井(由承压深层地下水补给)
10
生活环境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