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基础知识(1)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二)——基础知识(2)
奶牛最大的消化器官:瘤胃(有大量的微生物)
奶牛主要消化特点:(1)微生物参与饲料的消化;(2)微生物消化是奶牛吸收饲料营养的前提。
奶牛消化特点体现在:(1)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PH值、丙、乙和丁酸、消化“草”) A 精料(玉米)=>丙酸=>能量; B 粗料(干草)=>乙酸和丁酸=>能量和脂肪; C 最大的特点是能消化粗纤维(草); D 发酵淀粉会产生大量乳酸,影响PH值(能影响微生物的存亡)(2)对蛋白的消化代谢: A 将部分蛋白质降解为非蛋白氮(氨),为细菌利用,合成细 菌蛋白,细菌死亡后被真胃和小肠消化吸收(80%被吸收); B 直接利用非蛋白氮; C 氨的浓度营养影响微生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3)反刍:获得唾液(碱性)和非蛋白氮(尿素) 奶牛24小时内正常反刍能获得1公斤的小苏打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三)——基础知识(3)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四)——营养与产奶量的关系
能量
蛋白
钙
其它微量营养素
瘤胃调节剂
决定产奶量的要素
决定产奶量的要素
(-%)
(%)
对产奶量直接影响差异大
增加DMI和营养的消化吸收
增强抗病能力
防止减产
增加牛奶产量
粗纤维
瘤胃健康(PH值、反刍)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五)——基础知识(4)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八) ——综合分析乳蛋白率与乳脂率
脂蛋比: 乳脂率与乳蛋白率的比值
正常值:-(高产牛偏低)
脂蛋比高(高脂肪低蛋白):(1)日粮中添加了脂肪 -;(2)日粮蛋白不足或降解蛋白少;(3)谷物类精料不足,造成能量缺乏。
脂蛋比低(低脂肪高蛋白):(1)日粮太多谷物类精料;(2)日粮缺乏粗纤维(干草类饲料);(3)可能存在酸中毒 特别是蛋白>脂肪时,基本可以判定存在酸中毒。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九)——基础知识(5):营养素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蛋白质——生命的基础;
脂肪——提供能量;
钙磷——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构成体内各种酶的必不可少的成分;——缺乏会引起各种相应的功能障碍。
奶牛对营养素的利用次序: 维持==》产奶==》繁殖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十)——阶段饲养管理要点(1):干奶期
1. 确保干奶期不少于60天;妊娠日==》预产日(?)==》干奶日(?) 2. 饲养上:(1)粗饲料为主,精料<4公斤;(低能高蛋高纤维)(2)要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确保营养齐全和平衡;(3)-,不得超过4分
3. 管理上:(1)防止早产(干奶期缩短)(2)乳房炎(乳房外伤)(3)单独饲养(与泌乳牛、育成牛分开)
-3,+6
提前2个月
成乳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