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生存状况及保护措施
壹关于江豚
中文学名:江豚
拉丁学名: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别称:露脊鼠海豚、黑鼠海豚、新鼠海豚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鲸目
亚目:齿鲸亚目
科:鼠海豚科
属:江豚属
分布区域:印度洋沿岸及香港,长江及马祖,韩国及日本
外形
江豚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约120~190cm,体重100~220kg,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江豚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cm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它们的体色在死亡后才会变黑。
习性
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一120个之间,为声纳信号或称为回声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象羊叫,有的似鸟鸣。它与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尔在一起共同嬉戏。
江豚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从4一20℃均能够正常地生活。它的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侧游时尾鳍的一叶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从空中划过。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动,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身体腾空,大部分露出水面,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全部身体都跃出水面,。直立游动时,身体的三分之二都露出水面,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能够持续数秒钟。每当江中有大船行驶,江豚则喜欢紧跟其后顶浪或乘浪起伏。它还有有趣的吐水行为,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有时可将水喷出60一70厘米远。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水下,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呼吸间隔一般为1分钟左右,但如果受惊,下潜的时间可达8一9分钟。
保护江豚迫在眉睫
关注江豚保护的水生生物专家王克雄博士说:“国家每年都在统计死亡江豚的数量。比如2008年我们一共收到21头搁浅死亡江豚的报告,但我们估计,实际死亡数量很可能是这个数字的4倍,即100头左右,死亡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如果死亡速度维持在这个水平,那15年后江豚就剩不下几头了,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15年是江豚这个物种能否继续存活下去的关键。”
叁死亡原因
一、突发性自然灾害
二、人类活动(主要)
江豚生存现状及保护[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