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妈妈早教总结.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10-25 来源:太平洋亲子博客
我是一位全职妈妈,去体验早教课是基于我对早教的不懂产生了浓厚兴趣。
初次接触早教(不算我小时候)是4年前,当时未婚的我陪我侄女去上早教课,觉得挺有意思;还有在家里看到我妈妈跟我侄女的游戏,我妈妈攒了很多用完的卫生纸筒(芯),用它们垒高、排队、数数、穿绳、在上面画脸谱讲故事……小小的废品却让我侄女玩得津津有味。这里面不是融合了手眼协调、秩序感、形状、绘画、语言、想象力等等训练吗?而我妈妈并没有上过早教课,或看过早教书籍,但是她有这样的理念。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是:
1.“早教≠早教中心。”
早教是早期教育,更多的是父母教育。早教中心提供的是宝宝社交的机会、玩乐的空间、加强秩序感的载体,以及最最重要的:对家长的启发。
?
我宝宝上第一次体验课是在6个月末,一堂课下来,我惊讶的发现,有3个环节我都曾经和她做过,是没有刻意的随心而发的游戏。我认为自己算是比较有早教意识的妈妈,在怀孕期间看了不少早教书籍,天性里遗传了妈妈的创意。
有人说,你这样的全职妈妈,应该不需要上早教课吧?我觉得,早教课不是必要的,但需不需要看家长的心态。在宝宝1岁时我还是报名了,因为我觉得:“早教课对我有不少启发,日常可以好好利用。”
举个例子,我宝宝一岁上课的游戏:“拉着手呀走走,拉着手呀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蹲下。”那时宝宝们会走不会说,拉着手听着歌做反应。半年后女儿去公园要抱,我灵机一动,唱起这首歌,她就欢快的走起来,我又改歌词,把“走”变成“跑”和“跳”,她更高兴的跑跑跳跳。现在她已经会唱,还自己改成“飞”、“横走”……最近我尝试拿字卡和她游戏,举着“走”(“跑”、“跳”),她就边唱边“走”(“跑”、“跳”),极快的认识了这三个字,还常常问我拿字卡。
可以说,从早教中心那里我受到最多的启发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更多的快乐游戏,同时在游戏中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最近看到论坛上有关早教有用没用的讨论,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有或没有上过早教,没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孩子某一阶段的表现,是家庭、外界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能作为评论早教课有没有用的依据。
如果家长很会教,那孩子在家接受的早教就很好。如果家长把早教的的责任过于依赖早教中心,一周上完一两次早教课就算了,平常不多花心思,那确实作用有限。我观察了一下跟我女儿一个班的小朋友,平常是保姆带来上课的孩子综合能力上相对弱些。当这些保姆不断称赞我女儿时,我心里想,你怎么没看到,在上课时,孩子在唱在跳,我也起劲的唱啊跳,而你们只是坐在旁边指手画脚,甚至说自己带的孩子这样不会、那样做不好呢?
总而言之,我觉得早教课有用,关键是你怎么利用它,如果不会结合自己孩子特点加以延伸,那么,起码和孩子一起认真上好每节课,课后多复习,这样才会出效果。
?
我看了很多早教书,每一个专家和理念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如何理解和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宝宝身上呢?我的经验是,照搬照套可能是行不通的,每个宝宝有自身的特点,家长也是。我不全盘肯定和否定某一理论,尽量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去学习,觉得有理的、适合自己的就拿来用,并根据自己情况去发挥、延伸。
同理,上过不少早教体验课后,我觉得“最好的早教中心,只要导师有责任、有爱心、会根据孩子的发展规

妈妈早教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18-01-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