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
吉林财经学校
电子教研室
《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电子技术方面的入门性质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某些领域,以及为电子技术基础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及计划性,本着及时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随着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原则特指定本课程标准。要求授课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要求先行学完物理和电工基础。
(三)设计思路
、新器件、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充分考虑中专学校的教学实际,力求内容简洁、重点突出。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强提高应用能力的实验。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同时课程进行整体优化。
(一)课程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
1. 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能力目标是:
1.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
2. 能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 具有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
4. 能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思想教育目标是:
1. 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A. 模拟电路部分
1. 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正确使用。
2.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和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性能计算和分析。熟悉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 掌握运算放大器特点、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线性和非线性)。
4. 掌握放大器反馈极性的判别、负反馈的基本方式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 掌握正弦波振荡器、整流器、稳压器、比较器、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应用。
6. 正确运用下列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静态工作点、输出幅度和波形失真的图解法;分析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虚断法;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时的估算法。
7. 具有以下能力:初步读图能力;具有对基本电路性能指标的定量估算能力;根据功能要求,具有选定适当基本电路和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B. 数字电路部分
a. 器件及电路方面
1.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正确理解正、负及混合逻辑;
2. 熟悉集成门和集成触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
3. 掌握基本功能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b. 基本分析方法
1. 逻辑代数的运算方法; 1
2. 逻辑函数的描述方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18-01-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