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空击密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车站站台及站场场坪内,施工面积59915平方米,击密处理有效深度不小于6米,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5KPa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区域地层岩性由上至下依次为种植土:层厚约0-,淤泥质粘土:层厚约为1-13m;~3m,主要为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
二、施工的依据和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国家专利技术快速“高真空击密法”软地基处理方法()相关工艺设计操作规程、检测标准。
三、高真空击密法施工方案
1、施工说明:
(1)。
(2)施工前利用小螺钻对场地进一步的详勘,对于相差较大的区域划分不同的小区,各区域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层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参数,施工过程中的参数根据信息化施工情况随时调整;
(3)场地平整、开挖明渠、积水井,在场地四周加固区外设置排水沟;
(4)交叉进行真空排水和击密两道工序两到三次以后,再进行低能量满夯;
(5)每遍强夯后的间歇时间通过观察现场孔隙水压力的量测或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定,在超孔隙水压力消散75%~85%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遍强夯;
2、高真空排水加击密施工:
(1)第一遍高真空排水
第一遍高真空施工采用3米插管主要调整土、砂的含水量,×,在施工区域外侧设置间距2m的外围高真空管封闭系统,距离施工边界2m左右,封管管长6m。降水时间5~7天。外围高真空封闭需待该区域内地基处理结束后方可拆除,如在
连接的施工段内进行流水施工,外围封管可根据实际情况不予单独设置,将施工段内的真空管,作为外围封管之用。
(2)第一遍击密
高真空排水达到工艺设计值后,进行第一遍击密,采用强夯击密,×,,每点3~5击,具体不同区域,不同地质需要进行参数调整,严格执行HVDM的操作规程收锤,隆起等操作规程。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进行单点夯击能试夯,以确定最佳夯击能。
(3)第二遍高真空排水
第一遍击密结束后,进行第二遍高真空排水施工,采用一长一短的井点布置方式,长管管长3m,短管管长6m,井点间距为2m。第二遍高真空管继续调整土体含水量,高真空排水时间约5~7天,具体根据分层土质现场分析控制的每遍控制参数确定。
(4)第二遍击密
第二遍高真空排水结束,并经自检达到预计控制值合格后进行第二遍击密施工。击密前,也应先进行试击。夯点与第一遍呈梅花型布置,×,,每点4击,在强夯之前同样需要进行单点夯击能试夯。
(5)第三遍高真空排水
第二遍击密结束后,进行第三遍高真空排水施工,仍采用一长一短的井点布置方式,长管管长3m,短管管长6m,井点间距为2m。
(6)第三遍击密
第三遍高真空排水结束后,进行第三遍击密,采用低能量满夯形式,,每点2击。
3、实验检测
(1)沉降观测点按照20m×20m的方格网布置;
(2)静力触探约5000m2布置一个孔,深度约6~8米,处理之前每遍强夯之后均进行测试;
(3)孔压测点整个场地布置两组每组深度分布均为3m,5m,8m;
(4)静载每10000m2布置一个点,实验点由业主根据需要而定。
4、信息化施工
由于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情况来确定和调整施工参数。同时通过对每道工序结束后地层中的多项指标(包括静力触探指标、沉降量)的监
测分析,确定并优化下道工序施工参数实行信息化施工。
在信息化施工中主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按HVDM分层计算控制每遍最优含水量的值,确保平衡参数在85%以上,以防止某层土出现“弹簧土”现象;
(2) 严格按HVDM工艺设计计算,确保孔压升高及消散值大于控制值的85%;
(3)夯击数、夯击能量需严格按强夯及HVDM的控制标准,遇到地质复杂区域,出现隆起量,位移量超过HVDM控制指标时需立即停锤,重新进行详勘,进行分析计算后方可继续,以防形成“弹簧土”反而降低土体强度;
(4)每一遍高真空击密后,必须及时进行每层土多种力学指标分析,对最终处理效果进行过程控制。如:每遍处理后进行静力触探检测,明确下一步的施工目标。
划分施工小区,插打排水板
确定各小区施工参数,进行第一遍高真空、击
新建铁路武汉至宜昌线工程某高真空击密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