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培养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二班
学号:1020320230
姓名:卢丹
2011年11月20日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培养
一、时代呼唤创新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的人,首要的是创新型人。创新型人,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能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他们有着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勇气和锲而不舍、不畏艰险的意志和毅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这是时代的呼唤,事业的需要。
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
1. 什么是“创新”和“创新人才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通常也简称之为创造思维)。
2. 当前学术界在创造性思维研究中的五种错误偏向
(1)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
(2)将直觉思维混同于形象思维
(3)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对立起来
(4)认为发展右脑就是发展创造性思维
(5)忽视辨证思维的研究
3. 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要素
一个指针(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
两条策略(辨证思维、横纵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策略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
三种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
这就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六个要素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整体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须系统地、全面地看待创造性思维结构。
4.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
环节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育只强调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而不讲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这是有其深刻的教育思想根源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但不善于创造新理论、新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其弊端则是容易造成学生对书本、对教师、对权威的迷信,以为书本上的都是经典,教师讲的都是真理,不敢提出半点怀疑。所以只讲聚合思维,只能使我们的认识永远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不可能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20年丹麦奥斯特就已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旁边的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磁场(电可以产生磁)。同年法国的安培也发现两跟通电导线之间有相互作用——电流同方向时相斥,异向时相吸。法拉第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想到:“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可以产生电”。这就是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法拉第经过11年的努力,终于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说,并且发现了感生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的电磁感应定律。
不仅这一创造性发现的萌芽,是来自逆
教育学结课论文-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