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精].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概述
☆沉积作用随着不同的盆地类型而不同,而盆地类型、性质是受到板块构造背景所控制。
盆地指地壳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按构造位置可分为大洋盆地、大陆边缘盆地和克拉通内盆地三类;按时代可分为前寒武纪盆地、古生代盆地与中新生代盆地三类。沉积盆地与盆地概念不完全相同。在沉积盆地的概念中不应包括大洋盆地,原因是它的沉积厚度平均仅2 000m,因此建议将沉积盆地的厚度限定在 2000m, 沉积盆地概念的建立主要是服务于石油天然气勘探。
第五章、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沉积盆地的另一层含义是:它是地球历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未隆起造山的地区,这就把大多数中生代以前的盆地排除在外。因为所有造山带都曾经是盆地,没有这一限制,盆地和造山带的含义就容易混淆,因而所总结的盆地成因机制常常并不适用于以含油气为特征的沉积盆地。
1、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对盆地分类,例如 Bally, (1975)及 Haily and Snelson(1980)的分类:与缝合带无关的盆地,如大洋盆地、被动陆缘盆地、克拉通盆地与裂谷盆地等;近缝合带盆地,如 B型与 A型俯冲带附近的海沟与深拗陷;中国型盆地,与缝合带有关,但远离缝合带的盆地;缝合带盆地,如不同类型的弧后盆地及与缝合带巨型剪切活动有关的盆地等。
1、概述
近代盆地分类多从下列三种因素考虑:
☆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力学机制;
☆充填盆地的沉积层序;
☆盆地后期改造的构造环境。
1、概述
包特(1976)曾将盆地的成因机制归结为重力、热力和应力三种模式。
1)重力模式是把拗陷归因于沉积载荷作用下的岩石圈弯曲,同时借助于相转换假说,提出沉积荷载可能触发辉长岩一榴辉岩的相变,相变既可能加大沉降幅度,也是盆地后期抬升的原因(拆沉);
1、概述
对盆地进行成因分类的方案很多,最多见的是从挤压、拉张与剪切三种应力出发进行分类;结合沉积特征分为断陷型、拗陷型;强调初始原因分为裂谷型、前陆型;强调综合成因分为叠合型、复合型;强调构造位置划分为陆内陆缘和大洋盆地等等。之所以分类方案很多,原因是沉积盆地的形成多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种成因机制往往是另一种机制的延伸,很难截然分开。近年来国际上的盆地分析特别强调初始原因,把沉积盆地分为伸展型、挠曲型和走滑型三类,基本上概括盆地的所有类型。
1、概述
伸展型盆地是指在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发育的盆地,一般以地壳变薄为其主要特征。究其原因,又分为热力驱动的伸展作用、应力驱动和重力驱动的伸展作用,前者又以普遍有火山活动为特征,这就是一般分类中的裂谷型盆地。应力驱动的地壳伸展即一般所讲的拉张盆地。陆内、陆缘盆地属于在重力驱动力下地壳向一个方向的蠕动拉伸,被动陆缘是典型的实例。
2、伸展型盆地
节理和断层是岩石脆性变形的证据,褶皱则是岩石脆塑性或塑性变形的证据,它们都取决于温度压力和应变速率
岩石圈伸展作用方式可以是纯剪切应变,也可以是简单剪切应变;可以是均匀应变,也可以是非均匀应变。

裂谷应变模型

第五章、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h
  • 文件大小1.65 MB
  • 时间2018-01-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