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收益分配管理
第一节利润分配的内容
第二节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
第三节股利分配政策和内部融资
第四节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回购
第一节利润分配的内容
利润分配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利润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润分配是指对企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狭义的利润分配是指对企净利润的分配。本章所讲是狭义的对净利润的分配即股利分配。
意义:一个企业的利润分配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而且还涉及国家、企业、投资者、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企业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关系的处理和协调。
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2〉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3〉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5 〉资本保全原则; 6〉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原则。
利润分配的项目:
第一、法定公积金;第二、股利(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利润分配的顺序:
1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年限
2 缴纳所得税
3 弥补税前利润未弥补足的亏损
4 提取法定公积金
5 提取任意公积金
6 向股东分配股利
第二节股利的分配程序和支付方式
股利分配的概念及实质:
股利分配是指股份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
按照规定,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之后,所余当年利润与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构成可供分配,公司可根据股利政策向股东分配利润。
规定:股份公司依法回购后暂未转让或者注销的股份,不得参与利润分配;公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利润的利润时。一般不得向股东分配利润。
实质是股票吸引力与公司财务负担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均衡,即探寻股利与留存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股利分配方案主要内容:
第一、选择股利政策类型;第二、确定股利支付水平的高低;第三、确定股利支付形式,即确定合适的股利分配形式;第四、确定股利发放的日期等。
就股份公司而言,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与变更,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企业最高管理当局——董事会。要完成整个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决策过程,通常需要三个权力层面或阶段:一是企业财务部门(提供财务数据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二是董事会(拟定企业整体股利政策-草案与具体的分配方案-预案);三是股东大会检查财务报告,审核批准董事会的方案。
一、股利分配程序
(一)决策程序
董事会制定股利分配方案——股东大会审议
(二)分配公告
内容(1)利润分配方案(2)股利分配对象(3)股利发放方法
(三)分配程序
(四)股利支付过程的重要日期(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支付日)
股利宣告日
股利支付日
股权登记日
股利支付的方式:
现金股利:多少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和经营业绩,发放现金股利原因包括投资者偏好、减少代理成本和传递公司的未来信息。要求公司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未分配利润和足够的现金。
股票股利:即按股东股份的比例发放股票作为股利。
负债股利:公司以负债的形式如应付票据作为股利发放,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品。不常见,但法律未禁止。
财产股利:以现金以外的财产如有价证券作为股利。
第三节股利理论与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理论
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分析
股利分配政策及其选择
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完全市场理论):
该理论的假设:1〉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2〉不存在股票筹资费用;3〉投资决策不受股利分配的影响; 4〉股利政策对公司资本成本没有影响; 5〉公司的投资者和管理当局可相同地获得关于未来投资机会的信息。
该理论认为: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二)股利相关论
认为公司的股利分配对公司市场价值有影响。
1.”在手之鸟”理论
认为:用留存收益在投资带给投资者的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风险随时间的推移将进一步增大,因此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是将利润留在公司。据此理论,公司需要定期向股东支付较高的股利。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越大。
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认为:股利政策有助于缓解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以及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即股利政策相当于是协调股东与代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
第八章 收益分配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