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系2011级学年论文(一)撰写指导
主讲: 蒋爱英
时间:2013年3月22日
主讲内容
学年论文及其要求
文献综述的特点及撰写指导
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就是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每学年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每学年写一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基础。撰写学年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我系学年论文的总体安排
第4学期:学年论文(一)
要求撰写文献综述;
第6学期:学年论文(二)
要求模拟毕业论文撰写;
学年论文均不组织开题和答辩,但要进行成绩评定,且必须成绩合格。
学年论文(一)教学的具体安排
论文形式:文献综述
时间安排:
第5-6周动员酝酿(选题、选教师)
第6-8周搜集整理
第9-14周精读写作
第15周评价总结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案例分析:从以下案例中思考文献综述的一般结构包括了哪些?文献综述的写作有什么特点?
[案例1] 李启芹《教师教学个性研究综述》
[案例2] 张玉勤《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案例3] 朱止丰《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案例4] 杨会丽《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文献综述》
[案例5] 伍飞鸽《大学生就业压力文献综述》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是一种三次文献。
总的说,综述是汇集他人研究结果,指导后人进一步探索、发现的指导性文章,也可称之为“捷径性文章”。
文献的分类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作者本人以科研、生产中取得的成果或有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见解等为依据、创作撰写出来的文献,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专利文献、学位论文。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它是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加工、整理、精华后,按一定的排检方式组织起来的文献。换句话说,它是作为掌握一次文献的钥匙。如:书目、索引、文摘。
三次文献又称浓缩文献。它是通过二次文献检得一次文献,再对其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评述,重新组织整理而成的文献。如:百科全书、手册、传记等参考工具书,以及评论综述等。
印象中的文献综述的结构
包括: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主体
总结
参考文献
内容——“综”、“述”
“综”
“述”
“综”是指经过作者对阅读材料的整理、综合分析,把许多文献资料的共同观点、实验结果和方法提炼出来,按一定思维程序加以综合、概括的科学思维过程。所以“综”是精华与核心;
“述”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文献综述写作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