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工信部信息化司产业信息化处李颖新
1
目录
1、政策背景和主要内容
2、两化融合的前期工作
3、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
2
政策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3
主要内容
广义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大社会历史进程的交织、融合和相互促进发展,覆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狭义讲,是推进信息化与产业体系、工业体系融合,构建现代产业(工业)体系。
4
主要内容
推进两化融合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具体讲,就是推进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资源、信息化标准等信息化要素,在工业技术、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工业管理、工业基础设施、工业市场环境等各个层面的渗透与融合,形成新型的企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态,形成新型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工业能力和工业素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5
目录
1、政策背景和主要内容
2、两化融合的前期工作
3、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
6
两化融合的前期工作
推进两化融合是工信部肩负的重要职责和重点工作之一。
在工作机制上,我部成立了由15个司局组成的促进两化融合工作组,统筹协调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在推进思路上,从企业、行业、区域、政策等层面,按照“点、线、面、体”整体推进。
7
两化融合的前期工作-企业层面
企业层面(点)
企业是推进两化融合的主体。要发挥企业的内生动力。
以项目为载体。
推进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各业务环节的渗透融合。
8
两化融合的前期工作—行业层面
行业层面(线)
按细分行业推进。每个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基础不同、行业特点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产业文化也不同,按细分行业推进两化融合更有针对性。
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和协同。抓住工业行业的共性问题,推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
9
两化融合的前期工作—行业层面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
目的:掌握工业行业两化融合总体情况,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树立标杆企业和标杆模式,引导行业发展;作为制定政策、支持两化融合项目的依据。
做法:坚持总分结合。总,是做好总体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和评估方法。分,是分行业组织开展,把握好细分行业的颗粒度。
2009年,钢铁、石化(化肥)、机械(重型)、汽车(轿车)、纺织(棉纺)、轻工(造纸)、食品(肉制品)等7个行业。
2010年,继续扩大和深化评估工作。钢铁、石化(纯碱)、有色(铝)、建材(水泥)、装备(机床、造船、乘用车)、轻工(家电)、纺织(棉纺、服装)、食品(乳制品)等11个行业。
10
两化融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