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战时战后的台湾文学.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战时战后台湾文学
战时战后台湾文学概况
战时台湾文学主要是指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至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战后台湾文学则指1945年光复后到1949年国民党于台湾建立政权之前四年间的文学发展。由于战时体制与战后的苍白过渡,战时战后台湾文学转入低潮,并经历了台湾文学史上一个被压抑被扭曲的凋零期。
战时台湾文学概况
1937年9月,又根据日本近卫内阁提出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计划”,制定了台湾“皇民化”方针,强迫推行“皇民化运动”。
就这一时期的创作,诚若叶石涛在《一九四一年的后的台湾文学》一文中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没有良好的土壤,因此则是苍白枯萎的作品,却不能表示台湾人民真正的愁喜哀乐,亦不能比较过去光耀的白话文作品,更没有叙事诗风的伟大现实性:只是一些营养不充足的消极的写实主义或为亚热带风土所主宰的浪漫的作品。”
杨逵、张文环、龙瑛宗、吕赫若,尤其是吴浊流以他们的不屈意志,饱蘸血泪之作,证明了现代台湾文学终于经受住了暴风雨的洗礼,从暗夜迈向黎明。
战后台湾文学概况
自台湾光复到到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迁台的大部分时间里,台湾文坛经历了一个相当苍白、萧瑟的过渡时期,以至被称为“文化沙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政治原因。
其次是作家自身的原因。失语。
吴浊流在此期间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
吴浊流:铁血铸就的“诗人”
生平简介
吴浊流(1900-1976)本名吴建田,号饶畊。台湾省新竹县新埔镇人。
除1936年3月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水月》外,小说创作主要有:中、短篇小说《泥沼中的金鲤鱼》、《功狗》、《先生妈》、《陈大人》、《波茨坦科长》、《铜臭》、《幕后的支配者》、《狡猿》等。长篇小说代表作《亚细亚的孤儿》、自传体长篇小说《无花果》、《台湾连翘》,以及许多游记,旧体诗和文学评论。
小说内容吴浊流小说创作以台湾光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主要成就在日据时期。其小说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探讨知识分子的命运。
处女作《水月》,制糖会社农场雇员仁吉。
《功狗》中的主人公洪宏东。
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表现上最具代表性的应是作者写于1943年至1945年间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
小说通过胡太明三返祖国大陆的坎坷经历与心灵磨难,探讨了日殖下台湾知识分子的现实出路,书写了台湾同胞强烈的飘零感与孤儿感,突现了台湾人特殊历史情境中的“孤儿意识”,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与认识价值。
揭露“皇民化运动”。写于1944年的《先生妈》是揭露日本殖民者所奉行的“皇民化运动”的力作。
《先生妈》主要写了两个人物:先生妈和其子钱新发。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短篇《泥沼中的金鲤鱼》。
揭露为官者的丑恶。
这类作品集中于战后的创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写于1947年的中篇小说《波茨坦科长》。
艺术成就吴浊流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鲜明的历史性和现实感

战时战后的台湾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286 KB
  • 时间2018-01-19